封面新闻记者杨芮雯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成都轨道集团提供
11月19日,贯穿成都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新干线——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车站正式揭开面纱。
这条线路呈东南—西北走向,西起瓦窑滩站,东至龙安站,全长29.07公里,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最高运行时速达100公里。线路共设21座车站,其中11座为换乘站,可与地铁1、2、5、6、7、8、9、17、19、30号线实现无缝换乘,待10号线文翁石室站建成投用后,还将新增一条换乘通道,辐射青羊区、武侯区、锦江区、龙泉驿区等城市核心板块。
13号线一期华西坝站
值得关注的是,13号线一期堪称串联“文教卫”资源的黄金线路。它不仅衔接了华西医院本部、华西医院锦江院区、华西附二锦江院区等优质医疗资源,还串联起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翁石室等知名院校,同时覆盖杜甫草堂、三圣花乡、幸福梅林等热门文旅景点,实现医疗、教育、文旅资源的高效联动。
作为成都市首条采用交流制式的全自动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3号线一期已启动空载试运行,计划于下月正式开通试运行。线路开通后,将大幅便利龙泉驿区居民往返中心城区,有效分流地铁2号线的客流压力,为沿线市民出行提供更便捷的选择。
11站换乘串联10线
“文教卫”三大功能一线直达
13号线一期西起青羊区瓦窑滩站、东至龙泉驿区龙安站,全长29.07公里,共设21座车站,覆盖青羊、武侯、锦江、龙泉驿四大城区,开通后可显著提升中心城区东西向交通效率。
13号线一期将“运营前置”原则深度嵌入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全过程,优化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出行体验。
该线路亮点之一是强大的枢纽换乘能力。全线共设11座换乘站,可与既有的1、3、5、6、7、8、9、17号线及同期建设的10、30号线等10条线路实现便捷换乘,换乘站比例达52%,极大增强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连通性与韧性,有力提升了线网换乘效率。
更重要的是,13号线一期精准衔接“文旅、医疗、教育”三大城市核心功能。
它既是一条璀璨的“文旅服务线”,紧密串联青羊宫、杜甫草堂等历史古迹与三圣花乡、幸福梅林等现代文旅地标,方便市民游客城市核心景点“一线通达”;也是守护安康的“生命健康线”,华西医院、华西附二院锦江院区等医疗资源分布沿线,预计将日均服务数万人次就医乘客出行;还是一条便捷的“教育通勤线”,将四川大学、四川师大、文翁石室等知名学府“串珠成链”,为沿线数万师生提供出行便利。
此外,线路直抵新南门成都旅游客运中心,有效增强川内旅游资源集散能力,激活龙泉驿区、东部新区文旅潜力,促进“客流增量”转化为“文旅留量”,赋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9座艺术站演绎“诗意天府”
“乘客优先”打造全龄友好出行体验
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13号线一期致力于提升公共空间的美学与文化价值。全线以“诗意天府、人文成都”为设计主题,打造了光华村、杜甫草堂、青羊宫、文翁石室、华西坝、新南门、九眼桥、三官堂、幸福梅林站9座艺术车站,为市民构筑起一条便捷的“诗意通勤路”。
“全线设计从‘山川风貌、人文景致、闲情逸趣’三类描写成都的诗歌意境中汲取灵感,”据成都轨道建设公司工作人员吴林芹介绍:“我们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提炼出的山水、人文、自然等文化元素符号,融入现代出行空间。”
步入城市级重点站——杜甫草堂站,诗意的流动感扑面而来。
站点以“诗歌圣地”为主题,装饰设计活用了杜甫草堂的建筑形态,流线型天花板造型如溪流蜿蜒,暖色灯光宛若银河倾泻,巧妙呼应杜甫笔下“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诗意场景。
13号线一期杜甫草堂站
其余重点艺术站也独具风韵。
光华村站以“诗韵自然·墨诉光华”为主题,融入杜甫《绝句》中的柳叶、西岭等元素,将浣花溪水的形态贯穿车站空间,营造出诗意缥缈的站厅氛围。
九眼桥站以“望江记忆”为主题,通过天花拱形交错的空间形式,复刻锦江桥影与市井繁华。
幸福梅林站则用点点梅花灯饰与粉白光影,营造出“游梦梅庭”的浪漫意境……全线车站出入口也融合川西传统民居屋脊与中国古典美学,让市民乘客从进入车站伊始,便开启一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沉浸体验。
诗意场景的完美呈现,离不开智慧建造与前沿工艺的支撑。建设团队创新运用三维扫描与BIM技术等,构建1:1的高精度装修模型,实现了异形板材“毫米级”精准安装。杜甫草堂、华西坝、幸福梅林站创新采用“无柱式”设计,打造出大跨度的无柱弧形拱顶,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同时,营造出站厅空间开阔通透的视觉震撼。
“新南门站历经20余次灯光试验,调整300余个灯具点位,最终呈现出‘繁星叠影’的光影流转效果。”中铁城投成都轨道指挥部工作人员周维宝介绍,三官堂站则通过3D放样等技术,完成了近万片鱼鳞状灯具的精准排布,复现古蜀龙舟竞渡的磅礴场景。
同时,13号线一期将“乘客优先”原则深植于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从细节微末处提升乘客体验。考虑到站点周边医疗资源密集,华西坝站2部长达79米的自动人行道为就医人群提供便利。
13号线一期幸福梅林站
“全线还配备411部自动扶梯、65部无障碍垂直电梯,居第四期建设规划线路之首,”成都轨道建设公司工作人员张婷婷介绍:“还有宽通道闸机、母婴室等全龄友好设施,可智能调节站内环境的高效自适应通风空调系统等应用,都致力于让市民的每一次出行,成为更高质量、更具幸福感的体验。”
据了解,13号线一期将于下月正式开通试运行,线路开通后,不仅将极大提升中心城区东西向通勤效率,更将成为一条推动沿线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廊道,为成都城市能级跃升注入强劲轨道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