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丨雪月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是一种肠道激素,在摄入葡萄糖和脂肪后释放。除其在促胰岛素素轴上的经典作用外,激活 GIP 受体( GIPR )还具有多效性的代谢获益,包括改善脂质处理与储存、通过其在脑内的作用抑制食欲并降低体重,尤其是在与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long-acting glucagon-like pep- tide 1 receptor agonistsLAGLP1RA)联用时 。 能够同时作用于 GIPR 与 GLP1R 的多受体激动剂在过度脂肪堆积的药物治疗方面代表了重要进展,可使肥胖人群实现显著的体重下降( >20% );然而, GIPR 在脑内如何发出信号以增强 GLP1R 激动的疗效仍不清楚。
GIPR 在若干对能量稳态调控至关重要的离散脑核中表达,包括内侧基底下丘脑( mediobasal hypothalamus MBH ,其中包含正中隆起 〔 ME 〕 和下丘脑弓状核 〔 ARH 〕 )以及位于后脑的终末区( area postrema , AP )。外周给药后,荧光标记的 GIPR 激动剂几乎只在 ME 、终末区和脉络丛中被检测到,由此提示 ME 与终末区是介导 GIPR 激动中枢作用的首要候选脑区。耐人寻味的是,近期的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显示, Gipr 在小鼠 MBH 和后脑 , 以及人下丘脑的少突胶质细胞( oligodendrocyte OL )群中高度富集;然而, GIPR 信号如何影响 OL 生物学,以及这是否有助于 GIPR 激活所带来的代谢获益,仍不得而知。尽管终末区富含表达 GIPR 的神经元,且普遍认为 GIPR 激动能够通过该脑区介导其抗厌恶效应,但 ME 主要由非神经元细胞构成,其中包括一类高度可塑的 OL ,这些细胞在成年期持续更新,并对急性和慢性的营养与代谢信号作出反应。
2025年8月13日, 来自英国 Wellcome-MRC 研究所的Clemence Bloue团队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题为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receptor signaling in oligodendrocytes increases the weight-loss action of GLP-1R agonism的文章。本研究提出GIPR在少突胶质细胞中富集,其信号可双向调控少突生成,并通过提高GLP-1R激动剂进入脑内相关通路而增强减重效应;同时,下丘脑室旁核加压素神经元是GLP-1R介导减重所必需的中枢单元。
![]()
作者首先在小鼠下丘脑内侧基底区开展细胞定位研究,采用多重原位杂交结合免疫荧光,系统检测 Gipr 与少突胶质谱系标志物的共表达情况,并辅以外周注射荧光示踪的 GIPR 激动剂以评估脑内可达性。结果显示, Gipr 在正中隆起区域的成熟少突胶质细胞中高度富集,而在其他主要神经元群中表达有限;外源性 GIPR 激动剂在外周给药后主要沉积于正中隆起等脑室周围器官。饮食性肥胖条件下,正中隆起少突细胞总量及 Gipr 阳性比例进一步上升,提示该区少突对代谢状态高度敏感。
为检验因果关系,作者构建了成年期少突特异的 Gipr 条件性敲除模型,并在高脂饲喂背景下评估组织和分子表型。与同窝对照相比,敲除动物在正中隆起内的少突谱系细胞数量下降,髓鞘相关蛋白水平降低,既往存活的少突与新生成的少突均呈减少趋势,而胼胝体等远离正中隆起的白质区未见类似改变。这表明成年少突的存活与更新依赖于局部 GIPR 信号,且该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异性。
在全身代谢层面,作者使用间接量热系统与耐量实验对敲除动物进行表型学分析。少突 -GIPR 缺失并未显著改变体重与体成分,但能量摄入与消耗均有所降低;口服耐糖总体保持,但胰岛素耐受受损,提示中枢少突 -GIPR 信号可影响外周胰岛素敏感性与能量开支。
随后作者评估了药理激活 GIPR 对少突生物学的作用。在饮食性肥胖小鼠中,慢性给予长效 GIPR 激动剂,并在末期进行 EdU 脉冲标记以追踪细胞更新。处理后,正中隆起内新生少突与早期髓鞘化细胞显著增加,髓鞘蛋白表达上调,说明外周 GIPR 信号能够促进成年期少突生成与髓鞘更新。
考虑到临床上多受体激动剂的协同效应,作者比较了 GLP-1 受体激动剂单用与联合 GIPR 激动剂的效果。在对照小鼠中,联合用药在抑制摄食与降低体重方面优于单药;然而在少突 -GIPR 缺失动物中,这种 “ 增强效应 ” 消失,提示少突中的 GIPR 是 GIP 与 GLP-1 联合疗法产生额外代谢获益的必要环节。
为阐明协同作用的解剖学基础,作者对脑组织进行透明化并采用光片显微镜追踪近红外荧光标记的 GLP-1 受体激动剂在脑内的分布。预先激活 GIPR 可显著提高该激动剂在正中隆起和弓状核的信号强度,提示其进入下丘脑通路的可达性增强。进一步的分子与血管学检测表明, GIPR 激动提高了正中隆起内 Vegfa/VEGF 的表达,并增加了 MECA32 阳性的有 孔 毛细血管比例,指向 “GIPR→VEGF→ 血管通透性增强 ” 的连锁机制。相应地,在少突 -GIPR 缺失动物中,上述对 GLP-1 激动剂进入的促进效应不复存在。
作者还对潜在的下游神经元靶点进行了解析。利用超分辨成像发现, GLP-1 受体信号在正中隆起段与有髓轴突及郎飞结标志呈空间邻近,提示外周给药的 GLP-1 激动剂可在此处直接作用于通过正中隆起行进的投射纤维。结合化学遗传学方法,长期抑制室旁核加压素神经元后, GLP-1 受体激动剂引起的食欲下降与体重降低效应被显著削弱,证明该人群为 GLP-1 中枢效应的必要节点。
![]()
本研究表明,外周GIPR激活通过正中隆起少突胶质细胞诱导VEGF依赖的血管有孔化,提升GLP-1受体激动剂进入下丘脑并作用于PVH加压素回路,从而增强抑食与减重效应,且该协同效应依赖少突细胞中的GIPR。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5.07.009
制版人: 十一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BioArt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为BioArt所拥有。BioArt保留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近期直播推荐

点击主页推荐活动
关注更多最新活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