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大兵
![]()
(接上文)战争时期,苏军前线士兵最爱的“大乱炖”包含了些什么呢:
用美国援助的罐头,倒入缴获的德国通心粉,再凑上一些卷心菜、土豆、番茄之类的就更好了,加上大量的盐和一碗肥猪油(黄油也行),一口大锅或者直接金属弹药盒里填的满满的开始大火熬煮;那期间咕噜咕噜喷出的香味儿足以让每一名苏军战士围在火旁先充分的湿润了口腔…直到汤水几乎熬成粘稠,这锅/盒营养丰富、热量极高、肥腻腻的杂烩饭配上让人嫌弃的黑面包,就是一份幸福的战地晚餐!
要是再有一杯酒就更好了…
![]()
![]()
“我们的红军战士需要IL2,就像离不开面包和vodbk一样!”
其实这才是斯大林同志的原话,只不过后来出于宣传需要才改成了“离不开面包和空气”。俄国人对酒的依赖实在是无可救药,可能这也和严寒的天气有关。vodbk不同于我们的粮食酒,它是用土豆酿造的——战争时期土豆都不够吃,还能给你酿酒?
![]()
![]()
▲在这样紧张的战斗之余,一杯提神酒也许真的是必要的。
结果苏军很快就报告了不少士兵偷喝防冻液(主要成分是甲醇)导致失明的情况。于是在最高领袖的直接过问下,从1941年9月开始每名士兵每天100克vodbk(飞行员、坦克手等技术兵种翻倍)被列入了配给清单。还专门规定不得战前大量饮用…可能吗?
![]()
▲正在领取每日定量的士兵。
![]()
![]()
▲战斗中没有一杯vodbk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再来一杯...
到了1942年5月,苏军一度下达了“停止全面、无差别的发酒,只在节假日予以奖励和庆祝”的规定。但不到一个月这条禁令就执行不下去了——交易vodbk的黑市在前线部队很快泛滥了,并取代手表成为新的硬通货!
于是斯大林同志再次以严厉的措辞向各方面军司令部发出警告:
必须每天按定量给士兵们发酒!
![]()
▲为英明的最高领袖干杯!
当然了,如此大范围每天发下去的vodbk肯定不是用伏尔加河的水酿造的,实际上就是乙醇勾兑——这是国家层面明目张胆的造假酒啊。据统计战争时期苏联士兵喝下去的酒水达到2.5亿升!甚至还有各部队根据实际情况细化的规定:
比如外高加索方面军由于驻地生产条件较好,采用300克佐餐葡萄酒代替100克烈性酒;
空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的当天可以在配额之上多获得50克的加量——这难道不算酒驾吗?
在野战医院住院的伤员可以遵照医嘱每人每天发50克…
![]()
![]()
▲你们这么喝酒,你妈知道吗?
甚至苏军还流传着笑话: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扛不住严寒是因为他们不喝酒...这纯粹是喝醉的胡话。
在1943年11月,解放乌克兰西部日托米尔市的战斗中,苏军近卫骑兵第1军顺便也“解放”了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存放着葡萄酒、白兰地和杜松子酒的几处仓库…几天后德军对这群被他们形容为“连马都站不起来了的”苏军骑兵发起反攻,重新占领了这座城市!
![]()
▲果然是两碟菜就能凑顿酒的民族。
酒有了,再抽口烟吧:
苏军配发的香烟可是真不咋地,实际上发给士兵的是一种叫“马合烟”的烟叶——其实也不是烟叶,而是烟草的茎,因为烟叶被做成卷烟发给军官了。
![]()
抽“马合烟”的苏联士兵只能自己手卷,由于战争时期连纸张的供应都很紧张,上选的卷烟材料就是“真理报”,当然这种事情最好还是背着政工干部来干。直到后来美国人援助了980吨专用卷烟纸,士兵们才不用把“真理”吸到肚子里去了。
![]()
▲开饭前先念一段——饭后就没了...
正是因为“马合烟”的品质极差,抽起来又呛又扎嗓子,所以苏军士兵抓获德国俘虏的第二件事往往就是搜香烟——谁让你们这帮德国鬼子抽的都是上好的南美烟草。
![]()
▲当时德国产的这种手动卷烟器,就是苏联士兵最喜欢的战利品之一。
![]()
▲如果遇到友善的苏军军官,也会给德国俘虏发烟。
值得一提的是苏军同样对战俘有明确的食物定量。战争期间由于苏联自身也很困难,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可参考的记载,据说对德国俘虏的奖励就是发土豆,这里列举一份1946年西伯利亚战俘营给日本鬼子的一日定量:
面包350克、干粮450克、蔬菜800克、咸鱼100克、肉类蛋白50克、食用油10克、盐15克、茶叶2克。
![]()
![]()
▲关东军投降了80万人呢,这下西伯利亚垦荒不愁了。
当然这也仅仅是作为参考,实际上由于战后头一年蔓延苏联全境的饥荒,这样的标准是根本不可能执行的。据战俘营里出来的日本兵回忆:当时每餐只有3个土豆,曾有军官抱着“必死的觉悟”前去找苏军看守交涉,正好看守在吃饭,苏联士兵竟然也只有3个土豆!
所以不能片面地指责苏军战后对德军俘虏的苛刻,那是冤有头、债有主的事,同样在西伯利亚做苦力的日军战俘基本上还是享受了自然环境以外的人道待遇。在遵守《日内瓦公约》方面,比起德国和日本这样恶行累累的“前科犯”,苏联人算好得多了。
![]()
![]()
▲其实苏军也有类似德军那样方便的野战炊事车,只不过简陋一些,用的还是缴获德国人的食品保温桶。
有没有注意到苏联人不但自己的饮食离不开茶叶,给战俘都发,这是有原因的。俄国人可以说是欧洲最早的饮茶民族,早在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他们就发现:那些喝茶的部队比只喝酒的部队罹患败血病的几率要低得多。
后来科学的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维生素、氨基酸,并且具有清解水质的作用!
![]()
![]()
▲煮茶是生活必需品。
从此喝茶的习惯在俄国人中一发不可收拾,这和中国古代的草原民族很像,茶叶对于在漫长寒冬中缺乏新鲜蔬菜补充的人们来说,与酒和肉食一样重要。俄国茶,是以红茶为主,加上牛奶、黄油、食盐和糖制成的茶砖;在漫漫冬夜里,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杯热茶帮助苏军战士保持着警惕,其作用甚至大于来自美国的午餐肉。
![]()
▲这不是茶叶,这是军粮,是苏军战斗力的保证。
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苏军在战场上转入反攻,逐步收复了失地,前线将士的伙食也好了起来。但是注意——黑面包、马肉肠的基本配给整个战争期间都没有大幅上调过;苏军前线将士的伙食改善主要还是源自缴获、军援,以及在敌人国土上的征用。毕竟为了战争,苏联几乎是倾尽全力地保证军工生产,农业生产只能处在最低位维持的水平上,这才引发了战后随之而来的饥荒年。
这正是一个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为了胜利所付出的代价!
![]()
(本期完)
下一期:豪横的二战美国军粮;敬请期待。
原创不易,喜欢请不吝点个赞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