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北站,新城快线S8636次列车准备出发前往武汉。(支点财经记者 柯皓 摄)
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铁路集团勇当我省铁路事业发展主力军。
8月9日,一列印有“紫气东来”涂装的新城快线列车呼啸而过,穿梭在武汉、鄂州、黄冈三地之间。同一天,一趟满载着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中亚班列从吴家山车站缓缓驶出,发往乌兹别克斯坦。
两幅画面背后,是锚定“加快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地方铁路建设运营商”这一目标努力前行的——湖北铁路集团。
建设“轨道上的湖北”,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铁路集团勇当我省铁路事业发展主力军,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高铁客运网、普铁货运一张网,加速促进人、物、资、信“四流融合”,力推湖北支点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8条高铁打造“轨道上的湖北”
炎炎烈日,湖北高铁建设如火如荼。
7月30日,西(安)十(堰)高铁胡家院隧道贯通,宣告全线42座隧道全部贯通。西十高铁是武西高铁的组成部分,是湖北连通陕西的重要快速通道,明年通车后,武汉到西安仅需2.5小时。
在襄阳,一趟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从宜城北站出发,向荆门飞驰。眼下,呼南高铁襄(阳)荆(门)段正在进行联调联试,预计9月份通车。届时,襄阳到荆门、宜昌分别只需30分钟、1个小时。
呼南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一纵,是中部崛起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襄荆段的贯通,宣告襄阳迈进了“县县通高铁”的时代。
正在联调联试的还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该铁路也将在年内建成通车。武汉至宜昌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
截至7月底,湖北高铁通车里程2155公里,呼南高铁襄荆段、沿江高铁汉宜段通车后,通车里程将达到2585公里,跃居全国第五。
“汉襄宜‘金三角’将形成1小时高铁环线,更有利于三地协同发展。”省发改委铁路处相关人士说,构建中部大通道,湖北在市市通高铁的基础上,进一步织密高铁网,围绕京九、呼南、沿江三条国家高铁大动脉,谋划了武汉至合肥、宜昌至涪陵、宜昌至常德等一批高铁项目,“十五五”期间力争高铁通车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形成省内1-2小时、国内城市群3-4小时抵达的高铁网。
截至7月底,湖北8条高铁同时在建,1条高铁正加快推进可研编制工作,铁路建设热潮持续升温。
“作为省政府代表出资方,公司主导建设了襄荆、西十(湖北段)等高铁,参股建设沿江高铁。”湖北铁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构建以武汉为中心、衔接12个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参与湖北境内每一条高铁的建设。
为保障铁路建设,湖北铁路集团发起成立了总规模达1000亿元的铁路发展基金。自铁路发展基金成立至今,累计募集资金616.41亿元,拨付铁路建设资本金236.49亿元。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湖北铁路集团正在荆楚大地上编织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速铺展“轨道上的湖北”。
![]()
荆荆高铁开通(受访者供图)
高铁“市市通”推动城际公交化
8月4日7时,家住黄冈的陈慧刷手机进站,乘坐黄冈西—武汉的新城快线列车。26分钟抵达武汉东站,再换乘地铁11号线去光谷生物城上班。
“跟去趟汉口的时间差不多。”陈慧说,每天乘坐新城快线上下班,丝毫感觉不出“双城记”,打车和在汉租房费用差不多,但每天可以回家,性价比更高。
新城快线是湖北铁路集团轨道运营有限公司在武黄、武冈等城际铁路上自主运营的公交化线路,方便武鄂黄黄等地市民上下班通勤。
该公司客运部副部长宁玉琳介绍,过去,市民乘坐城际铁路需要在12306上购票,按照常规列车方式出行。新城快线则像乘坐公交车一样刷卡、扫码即可,每列火车可搭乘700余人,票价较12306打5.5折,既便捷又实惠。去年运营以来,从最初的每日25列增至最高50列,累计发送旅客139万人次,单日最高超1.6万人次,深受沿线地市居民欢迎。
武鄂黄黄作为武汉都市圈核心区,经济体量和人口总量占全省四成以上,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鄂州市委书记孙兵表示,“新城快线”城际铁路线路的“公交化”运营,为武鄂两地人才流动、产业协同架起了高速通道。
新城快线公交化,是湖北铁路集团创新铁路运营模式,加快武鄂黄黄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探索。今年,武咸城际铁路也有望实现公交化运营,武汉都市圈往来将更加便捷。
去年12月,荆荆高铁建成通车,湖北实现“市市通高铁”,江汉平原地区居民步入“一小时高铁生活圈”。通车当月,荆门漳河景区、极客公园两个4A级景区游客同比增长10%。
如今,湖北铁路集团运营的汉十高铁、荆荆高铁已成为鄂西北、鄂中群众出行的重要通道。尤其是汉十高铁,实现了武汉到襄阳1小时通达,通车5年多,发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对拉动沿线旅游和万亿级汽车走廊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
“中吉乌”铁公联运中亚班列首发现场(受访者供图)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构建新时代“九州通衢”
8月6日,75192次中亚班列满载51个集装箱的汽车配件,首次采用“直接报关、无需中转、一票出海”的铁水联运方式,从紧邻阳逻港的香炉山站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这标志着香炉山站成为湖北中亚班列第二始发站。
过去,货物抵达阳逻港后,要运到60公里外的吴家山车站搭乘中欧班列。如今,铁路延伸至香炉山车站,距离阳逻港仅2公里,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打通,中转时间和成本大幅压缩。
多式联运体系的成功构建,使得企业物流成本直线下降。
7月,75179次中亚班列从武汉吴家山站驶向新疆喀什,抵达后转公路运往乌兹别克斯坦。这条铁公联运新通道较传统绕行哈萨克斯坦的路线缩短1200公里,综合成本再降30%。
湖北铁路集团国际联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告诉支点财经记者,湖北中亚班列已实现每周六常态化发班,货源主要是汽车整车零配件、光电子产品、农产品等,越来越多中西部企业搭乘中亚班列“出海”。
截至8月上旬,今年以来湖北铁路集团累计开行中亚班列(武汉)49列,共计4018个标准集装箱,开行“日本-上海-武汉-蒙古”的海江铁联运跨境班列8列。同时,“中吉乌”“中亚班列跨里海”“武汉-东盟”等多式联运通道正在加快打通。
在省内,湖北铁路集团运营的长荆、武黄、江汉、当远、紫云5条货运铁路,已连通焦柳、京九、京广等国家铁路大通道,成为荆门、黄冈、仙桃、天门、潜江、宜昌等地货运主通道。
江汉铁路(天仙潜铁路)是江汉平原货物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江汉平原地区因“缺砂少石”长期面临建材供应紧张局面。今年4月,一列满载1300吨水洗精品砂石骨料的41055次货运班列抵达江汉铁路仙桃东站,彻底告别江汉平原建材砂石短缺的现状。这趟货运班列实现红安到仙桃“门对门”的服务,较传统公路运输效率提升40%,物流成本下降25%。
7月25日,省委书记王忠林主持专题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下定决心,把江汉平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力争在“十五五”时期取得明显进展。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实施三大工程,尽快解决江汉平原铁路短板。包括实施高铁贯通工程,推动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年内开通,实现荆门京山、钟祥和天门市通达时速350公里高铁,争取一批铁路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并尽早启动实施;实施货运提能工程,支持加快组织实施长荆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构建沿江货运铁路新通道;实施铁水联运工程,充分发挥长江、汉江水运优势,推动一批铁路专用线与港口无缝衔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目前,湖北铁路集团正全力冲刺襄荆高铁9月通车,并积极联合相关市州谋划长荆、江汉铁路升级改造。一条中部地区干支联动、辐射中亚的铁路物流网络正加速成形,为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推动“九州通商”“九州通融”提供强力支撑。
(支点财经记者 袁阳平 / 通讯员 王伟才 冯杰)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刘定文
![]()
新浪微博|@支点财经
地址|湖北·武汉·楚天传媒大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