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矿I-III-VI2化合物(I=Cu, Ag; III=Ga, In; VI=S, Se, Te)因其优异的热电性能而备受关注。其中,本征p型CuInTe2材料在电输运性能优化过程中面临两个关键科学问题:首先,其固有的阳离子无序现象(主要表现为Cu空位缺陷和In/Cu反位缺陷)导致载流子浓度难以优化;其次,宽带隙(~1 eV)限制了载流子的激发效率。相比于缺陷工程和晶格软化对晶格热导率的降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提高CuInTe2的电输运性能、改善热电优值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阳离子有序、降低带隙宽度的同时,构建多元缺陷结构,成为实现CuInTe2基材料电声输运协同优化的关键。
为应对上述挑战,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鑫课题组,近日在CuInTe2基热电材料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采用高压协同Sb掺杂的调控策略,系统研究了高压制备Sb掺杂CuInTe2的阳离子有序性和能带结构优化机制,实现了CuInTe2基材料热电性能的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Sb3-的取代Te2-显著增强Cu-Sb对的键强,有效提高Cu1+的阳离子稳定性,抑制了In/Cu反位缺陷的形成。通过促进阳离子有序使载流子浓度提高到~1019cm-3,协同高压和Sb对电子能带结构的优化,显著改善电输运性能。由于Sb掺杂与高压的协同效应,引入丰富缺陷结构对声子传输产生了强烈散射,使晶格热导率大幅降低至0.63Wm⁻¹K⁻¹。最终,在773K时2.5GPa制备的CuInTe1.995Sb0.005样品获得了1.14的优异zT值。工作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doi: 10.1016/j.cej.2025.166531),为开发高性能I-III-VI2热电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该工作通过将Sb掺入Te位点,加强了Cu-Sb对的键强,实现Cu1+阳离子的稳定,抑制了In/Cu反位缺陷的形成,实现了阳离子有序化使载流子浓度得以优化。同时施加外界压力诱导的带隙窄化,进一步将载流子浓度范围提升到~1019cm-3。此外,Sb掺杂还能实现电子能带结构的改善。伴随着载流子浓度和电子能带结构的改善,显著提高了CuInTe1.995Sb0.005材料的电输运性能。另一方面,由于压力和Sb掺杂对微观结构的影响,构建了多元缺陷结构,包括丰富的晶界、原位纳米晶、点缺陷和致密位错,这些缺陷极大的抑制了多频声子传输,使晶格热导率降低至0.63Wm⁻¹K⁻¹。最终,在阳离子有序化、能带/电子结构优化和多尺度缺陷结构的共同作用下,2.5GPa制备的CuInTe1.995Sb0.005样品在773K时获得了1.14的高zT值。该研究证明了高压和Sb掺杂可以有效提高CuInTe2热电性能,为优化热电材料中的阳离子有序和能带结构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
图1. (a) 2GPa制备CuInTe 2-x Sb x 样品的XRD图谱;(b) CuInTe 2 -xSbx样品的室温S、ρ和PF;(c)各压力制备CuInTe 1.995 Sb 0.005 样品的XRD图谱;(d)高分辨XPS光谱显示的Sb 3d的结合能区域。
![]()
图2. 在1.5-3GPa制备CuInTe1.995Sb0.005样品的变温ρ (a)、S (b)和PF (c);(d)常规方法和高压烧结制备CuInTe2基化合物的室温n和μ比较。
![]()
图3. CuInTe2在常压(a)和压力负载(b)时的能带结构;(c,d) Cu36In36Te71Sb中Cu-Te和Cu-Sb化学键的晶体轨道汉密尔顿布居;(e) Cu36In36Te71Sb中Te和Sb的态密度;(f) CuInTe₂基化合物的室温S与n关系。加粗蓝线的范围表示1.72me的误差为±0.06。
![]()
图4. 在2.5GPa制备CuInTe1.995Sb0.005的微观结构表征:(a)具有丰富晶界的HRTEM图像;(b)图a中绿色区域的放大视图;(c)晶粒I和晶粒II的FFT图像,以及四方CuInTe₂晶体[]和[]取向模拟的衍射点;(d)晶界区域的原子分辨率IFFT图像,以及包含位错核的伯格斯矢量环;(e)图b在二阶维张量εyy方向的GPA图像;(f)随机选取的HRTEM图像;(g)图f中绿色区域的IFFT图像;(h)图g区域在二阶维张量εyy方向上对应的GPA图像;(i)具有嵌入基质内纳米晶的HRTEM图像;(j)纳米晶的FFT图和四方CuInTe₂晶体[]取向模拟的衍射图;(k)元素Cu、In、Te和Sb的EDS图。
![]()
图5. 各压力制备CuInTe1.995Sb0.005的变温κtot (a)和κl (b);(c)实验κl与Debye-Callaway模型拟合κl的对比图;(d) CuInTe1.995Sb0.005样品的ΔK与K1/2图;(e) 2.5GPa制备CuInTe1.995Sb0.005的κs图像;(f)各压力制备CuInTe1.995Sb0.005样品的变温zT值。
本工作采用高压烧结技术成功制备Sb掺杂的CuInTe2化合物。Sb3-/Te2-取代提供了额外的空穴载流子,同时加强了Cu-Sb对的键强,从而促进阳离子有序化。高压力的施加导致带隙窄化,进一步将载流子浓度提升到~1019cm-3。随着载流子浓度和能带/电子结构的改善,高压制备CuInTe1.995Sb0.005样品的电输运性能显著提高。同时,高压力和Sb掺杂引入的多尺度缺陷对多频声子的强烈散射,使晶格热导率大幅降低到0.63Wm⁻¹K⁻¹。伴随着电热输运性能的协同优化,在773K时2.5GPa制备的CuInTe1.995Sb0.005样品获得的最大zT值为1.14。该研究表明,高压协同Sb掺杂可以显著提高CuInTe2的阳离子有序化以及优化能带/电子结构,从而触发高热电性能,并为含Cu/Ag的材料进行结构有序和热电性能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来源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与工程”,感谢文章作者来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