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明年楼市,真的要“变天”?两个强烈信号来了,普通人要有准备!

0
分享至

最近这两个月,好多朋友都在问:“老马,现在还能买房吗?”“听说房地产泡沫要破了,是真的吗?”每次看到这些问题,我都会稍微停顿一下。为啥呢?不是我不知道咋回答,而是这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买不买”了,而是时代变了,楼市的游戏规则也全变了。

我从这几年一直在盯着楼市盘面看,到了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向,那真是前所未有的清晰。咱今天不整那些玄乎的,也不搞情绪渲染,就摆事实、上数据,好好聊聊:房地产真的要大调整了吗?哪些信号咱普通人得高度关注?现在到底能不能买房?

信号一:房价收入比,彻底失衡了

简单说,就是咱的工资根本追不上房价,连房价的车尾灯都看不见。中国社科院2025年3月出了个权威报告,全国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收入比,已经飙到了19.7:1!国际上合理的水平是3 - 6倍。这就意味着,咱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是“合理”水平的三倍还多。

像北京、上海,甚至出现了25:1的惊人比例。啥概念?普通家庭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攒将近20年才能买下一套房子。这能说是泡沫吗?我觉得这已经不是泡沫了,而是剪刀差到了历史临界点。

更关键的是,这种“高位横盘”的状态,根本不需要什么天崩地裂的大危机,任何一个外部冲击,都可能成为导火索。而且已经有苗头了,2025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下跌了23.7%,环比下跌了18.3%,这可是近五年最大的单季跌幅。购房者都在观望,市场情绪都快转成恐慌了。



信号二:土地市场,冷得像冰窖

房企能不能撑下去,看看土地拍卖热不热就知道了。可现实是,全国土地市场正在“急冻”。2024年,全国300城的土地出让金总额下降了17.3%。到了2025年前四个月,这个跌幅继续扩大到24.5%。更严重的是,土地流拍率高达25.7%,创了历史新高。

开发商为啥不敢拿地?不是他们不想,是他们实在撑不住了。有个资深分析师跟我说:“现在连土地都不敢碰的企业,要么是资金快断了,要么就是对未来没信心了。”土地市场这么冷,就预示着房价的下行压力马上就要全面释放了。

更深层次的变量:人口、城镇化、信贷三重叠加

其实啊,不是某个政策导致了楼市变化,而是整个底层逻辑都在重构。

先说人口,2024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0.9‰,这可是70多年来的最低点。人都没了,住房需求肯定受影响。

再看城镇化,城镇化率都到65.2%了,增长明显放缓。城镇化接近尾声,也意味着住房需求高峰已经过去了。研究显示,中国住房需求高点在2021年前后就出现了,未来5年还会下降15% - 20%。

还有融资环境,也大变样了。2025年4月,全国新增房贷同比暴跌73.6%,创了历史新低。二手房贷款审批周期也大大拉长,有钱都贷不到款。



这次可不是“如果”调整,而是“已经”开始了。2025年第一季度,70个大中城市里有47个城市房价环比下降,三四线城市平均降幅达到4.7%。清华王教授说,这轮调整“不会像2014年那样短暂,而是结构性的、深层次的”,预计未来3 - 5年,全国房价有15% - 30%的下行空间。

你没听错,不是一个城市,不是一两个月,而是未来3 - 5年,全局性调整。这可不是小震荡,是一场真正的“价值回归”。

房地产可不只是房子的事儿,它牵动着整个金融体系。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52.7万亿元,占银行总贷款27.3%!这是啥概念?一旦房价大跌,银行不良率、居民资产缩水、社会消费能力,都会出现连锁反应。

这种系统性风险,政府也意识到了。202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悄悄拿掉了“房住不炒”的表述,转而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就说明,口风变了,政策也在悄悄调整思路。



普通人该怎么办?给你几点建议

1、自住刚需,别着急上车

不是说不能买,而是要选好时机。如果目前居住条件还能接受,建议观望12 - 18个月,说不定能等来更合理的价格。

2、投资客,务必冷静!

尤其是三四线城市,那里的楼市泡沫最厚。投资房产早就不是“稳赚不赔”的时代了,区域分化越来越严重,得避开风险高地。

3、多套房家庭,适当去杠杆

有多套房、还背着贷款的人,建议趁利率不高,提前还贷一部分,降低财务风险。

4、资产配置,别把鸡蛋全放在房地产篮子里

现在是时候增加一些其他资产比例了,比如优质股票、债券、黄金,或者找一些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做个稳健分散的资产配置。

最后说一句,房地产不是“永动机”,但也不是“末日”。一位地产界前辈跟我说:“1998到2018是黄金时代,现在我们进入白银时代。”不是说房地产要消亡了,而是它将逐渐从财富工具变成居住工具。

过去买房像买“矿”,今天买房更像买“水泥”,回归理性,回归本质。你可能不会一夜暴富,但也不会再被吹得脱离实际。大家可得擦亮眼睛,做好准备!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正厅级张国伟,主动投案

正厅级张国伟,主动投案

极目新闻
2025-09-15 11:15:55
特雷-杨:施罗德在FIBA比赛里真的把所有人都打爆了!

特雷-杨:施罗德在FIBA比赛里真的把所有人都打爆了!

直播吧
2025-09-15 04:49:02
你曾经开过最烂的车是哪款车?看完网友评论我大吃一惊

你曾经开过最烂的车是哪款车?看完网友评论我大吃一惊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7 00:10:03
胡歌再次喜当爹,黄曦宁诞下二胎男孩,网友表示祝福!

胡歌再次喜当爹,黄曦宁诞下二胎男孩,网友表示祝福!

小小一米月儿
2025-09-14 02:20:03
杨瀚森创奇迹,成为NBA中国第一人,先看约基奇真有可能

杨瀚森创奇迹,成为NBA中国第一人,先看约基奇真有可能

大眼瞄世界
2025-09-14 23:11:19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农村!戴LV眼镜钻鸡窝收鸡蛋,和农妇没啥区别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农村!戴LV眼镜钻鸡窝收鸡蛋,和农妇没啥区别

小兰聊历史
2025-09-12 18:05:30
西贝塌房,贾国龙“剖腹取凉粉”:3次回应,3次暴雷,口碑崩了

西贝塌房,贾国龙“剖腹取凉粉”:3次回应,3次暴雷,口碑崩了

阿涛讲情感
2025-09-14 17:01:21
武汉大学竟被央视除名!是咎由自取、顶风作案,还是不知悔过呢?

武汉大学竟被央视除名!是咎由自取、顶风作案,还是不知悔过呢?

生活奇思妙想家VIP
2025-09-15 08:27:59
不演了?奥纳纳土超首秀8扑救,被射30脚只丢1球,输球获全场最佳

不演了?奥纳纳土超首秀8扑救,被射30脚只丢1球,输球获全场最佳

直播吧
2025-09-15 02:14:10
昨晚,武汉烧了多少钱?答案在全城朋友圈里!

昨晚,武汉烧了多少钱?答案在全城朋友圈里!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5-09-15 08:33:21
美媒:美国的朋友将永远不再信任美国

美媒:美国的朋友将永远不再信任美国

参考消息
2025-09-14 20:35:05
江西48.8万彩礼后续:男子转头退婚提豪车,女子破防:要告你强奸

江西48.8万彩礼后续:男子转头退婚提豪车,女子破防:要告你强奸

鋭娱之乐
2025-09-09 22:24:54
官宣!河南:整合三所高校,谋划设立新大学

官宣!河南:整合三所高校,谋划设立新大学

鲁中晨报
2025-09-15 09:59:04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2 19:43:18
董宇辉连更回老家休假摸鱼视频,侄子首现身,评论区透露三大事情

董宇辉连更回老家休假摸鱼视频,侄子首现身,评论区透露三大事情

陈意小可爱
2025-09-15 01:09:52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罗列思维
2025-09-10 18:44:59
互撕、故障!中德车企慕尼黑对弈,百年BBA慌了?

互撕、故障!中德车企慕尼黑对弈,百年BBA慌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12 22:35:07
中国才买11年就成鸡肋,3.15亿美元打水漂?6艘欧洲野牛用处何在

中国才买11年就成鸡肋,3.15亿美元打水漂?6艘欧洲野牛用处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08-31 13:02:09
九三阅兵后她站上天安门城楼,看完回到台湾说了一句“扎心话”

九三阅兵后她站上天安门城楼,看完回到台湾说了一句“扎心话”

诗意世界
2025-09-13 19:17:11
“宁空不租”席卷全国,为啥房东有钱不赚?3句大实话,说出原因

“宁空不租”席卷全国,为啥房东有钱不赚?3句大实话,说出原因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8-19 19:34:30
2025-09-15 11:51:00
小白鸽财经 incentive-icons
小白鸽财经
纵观财经走势,把脉投资人生
1695文章数 7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海口房价,突然止跌!

头条要闻

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 敛财超500万元

头条要闻

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 敛财超500万元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艺术
旅游
教育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事实证明,中年女人穿衣掌握好这3个技巧,优雅感挡都挡不住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这道题太难了,全班一半的同学都空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