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在北漂了十年的朋友说,他刚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准备在北京周边买个两居室。
虽然贵点,但想想未来还会有人不断往这种地方挤,早点买可能更好,以后涨了就没机会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人口流动的方向正在悄然改变,就像过去大家都往城里跑一样,现在更多的人开始选择往更好的城市跑。
这不是从农村到城市,而是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一般城市到核心城市群。
数据显示,全国已经有3.5亿人生活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大都市圈,占了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举个例子,深圳从小渔村变成创新中心,GDP破四万亿,广州商业强、文化厚,发展势头十分强盛,东莞的电子产业全球知名,很多科技公司在这里都有工厂。
这些地方不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才和资源。
成都和重庆也在快速崛起,不少科技公司、制造业公司都在成都落户,配合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发展速度很快。
重庆生活节奏与成本不高,一直都在不断吸引着年轻人。
这些城市的特点是,大城市集中了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等,这些都是小城市比不了的。
机会也多,大城市不断有新行业、高薪岗位出现,比如上海的金融、深圳的科技、杭州的互联网。有产业升级红利,自然更容易吸引人才涌入。
还有就是辐射广,大城市的发展红利能带动周边,地铁、产业链都连成一片,机会不只在市中心。
比如在苏州买房,可以去上海工作,在东莞安家,可以去深圳上班,这种城市群的效应,让机会不再是点状的,而是连成一片的。
人口是不是房价上涨的关键因素,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从历史经验看,人口流入确实会给房价带来支撑。
日本东京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三成,韩国首尔圈人口占了全国一半以上,这些城市区的房价,相比其他地区要稳定得多。
深圳是年轻人流动的中心,十几年间的涌入推动房价不断上涨,目前均价已接近5.67万元。
杭州最近的土地拍卖溢价率突破了65%,房地产企业敢于高价拿地,正是看中了未来该城市人口流入所带来的购房潜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房子都会涨,未来楼市的分化已成定局,在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房价支撑力较强,甚至能反弹。
但对于人口流失较多的城市,房产很可能会沦为不动产,卖不掉也只会越来越贬值。
如果你打算买房,可以考虑这几点:
优先选择核心城市群和都市圈,别偏离主流发展区域,长三角、珠三角这些顶级城市群是首选。
如果一线城市买不起,可以考虑周边的小城市,比如买不起深圳,可以考虑东莞,买不起上海,可以考虑苏州。
尽量选地铁口附近、配套资源完善、有公立学区优势的小区,这些因素在未来保值性会更强。
虽然人口流入会给房价带来支撑,但指望房价像过去那样暴涨是不现实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增长率逐渐放缓,整体住房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将随之减缓。
同时,人口流动逐渐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这意味着不同区域的房价走势将出现分化,一些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可能面临房价持续下行的压力。
所以,未来买房更考验眼光和判断力,不再是随便买都能赚的时候了。
人口流向哪里,财富也会流向哪里,未来中国50%的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群。
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买房不仅要看大势,还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
再好的城市,也要考虑自身的需求和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才是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