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坚持把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作为强基固本的关键工程,健全选拔、培养、使用全链条机制,打造人才蓄水池,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拓宽渠道“蓄活水”。坚持“县培、乡选、村用”原则,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开源”机制。依托环江先锋微远公众号公开发布村级后备人才储备公告,明确选拔条件、程序及岗位需求,打破地域身份限制,重点吸纳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优秀青年人才。建立“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联合审查”选拔机制,严格把关,构建起一个数量充足、结构多元、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库”,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接续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目前全县已储备后备干部1305名,35岁以下287人,最小年龄为22岁;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后备人才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2.4%。
精准培育“强筋骨”。针对后备力量实践经验不足、治理能力短板等问题,实施“靶向培育”计划。依托示范培训平台,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采取“引进来+走出去”“长期+短期”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全覆盖轮训村级后备力量,强化理论素养与实战能力。深化“导师帮带+实践锻炼”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一对一”结对指导,有计划安排后备人才参与环境整治、网格服务、矛盾调解等一线岗位历练,促进“学中干、干中练”,加快从“潜力股”向“实力派”转变。同时,实施学历提升工程,三年来累计推荐10名后备人员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在职大中专学历教育,进一步夯实政治素养和能力基础。
量才施用“激活力”。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建立健全村级后备人才动态使用机制。对后备干部实行“一人一档”跟踪管理,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和年度评估等方式精准掌握成长情况。对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后备人才,在村(社区)“两委”班子出现空缺时优先补位,在重要岗位选拔时优先考虑;对特别优秀的大胆任用,及时推荐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为优秀后备干部提供机会和平台,激发后备人才队伍整体活力。三年来已有8名后备干部走上村级党组织书记岗位,推动村级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人才梯队有序更迭。(谭翠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