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药水,你滴对了吗?
作为一个近视多年的“老登”,
眼药水对小编来说是日常必备,
搬砖累了来一滴;
久视屏幕来一滴;
但是,如果你和小编一样,
怼着眼球正前方滴,
那就大错特错了!!!
湘潭爱尔仁和医院眼表综合科袁苑主任介绍:滴眼药水这个日常的操作大家都经历过,但很多人于正前方对着眼球垂直滴入是不对的。正确的滴眼药水的方式是:1.食指轻拉下眼睑,暴露粉红色结膜囊,2.药瓶与眼睛成45°角,滴口距眼睑2-3cm滴入一滴眼药水;3.闭眼后,轻轻转动眼球,使药液均匀覆盖角膜,并用食指轻轻按压鼻根下方骨性凹陷。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三大误操作
可能会给眼睛带来伤害
正对眼球垂直滴入or瓶口触碰眼球
眼球中央的角膜是全身神经末梢最密集、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药水(尤其含防腐剂或某些成分)或瓶口气流直接冲击角膜,可能会引发刺痛感、异物感。而刺激会立即触发防御反射——大量分泌泪液试图“冲走异物”,同时不受控制地眨眼、闭眼。结果往往是:刚滴的药水瞬间被泪水稀释并冲出眼外,药效大打折扣,等于白滴!
在正对眼球操作的过程中,操作不稳易触碰, 角膜表层上皮极其娇嫩,即使轻微触碰,也可能造成角膜上皮点状缺损甚至擦伤。后果是持续数日的眼红、眼痛、畏光、流泪,严重者甚至可能继发感染性角膜炎,威胁视力。
另外,一旦瓶口被污染,下次使用时相当于将病原体直接送入眼内,存在引发结膜炎、角膜炎的风险。
滴后不压鼻泪管
滴眼药水后按压鼻泪管(通常是指按压内眼角靠近鼻梁的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为了增加药物在眼部的停留时间和浓度。我们的眼睛和鼻子通过一个叫做“鼻泪管”的通道相连,泪液通常通过这个管道从眼睛流到鼻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哭的时候会流鼻涕的原因。
当滴入眼药水后,除了部分药液被眼睛吸收外,相当一部分会很快通过内眼角的泪小点进入泪小管,然后流入鼻泪管,最终到达鼻腔和咽喉部。按压鼻泪管可以物理性阻断这个通道,暂时关闭了药液流走的“下水道”。这样就能显著延长药液在眼表(角膜和结膜)的停留时间,让更多的药物成分被眼部组织吸收,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眼药水(尤其是治疗青光眼、炎症等的药物)含有强效成分。如果这些药液大量流入鼻腔,鼻粘膜血管非常丰富,会迅速吸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存在引起全身性副作用的风险。这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眼药水的患者(如青光眼患者)尤为重要。
正确操作是,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无需用力过大)内眼角(靠近鼻梁)的位置。这个位置下方就是泪小点和泪小管。保持按压至足够让眼表吸收大部分药物,同时让通道保持关闭状态。
多种眼药水「叠罗汉」
如果需要使用多种眼药水,可以一口气都点了吗?答案是不!!
袁苑主任介绍,这是由于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不同药物的疗效发生对抗抵消,或含同类成分药物合用,可能引发超量等副作用。另外,也存在前一种药水尚未吸收,第二种药物已涌入,前药被直接冲刷出眼表,有效浓度骤降的可能。
袁苑主任提醒广大眼病患者,如果医生开具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眼药水,一定要记清使用方法及点眼顺序,大多数情况下,2种以上的眼药水,药物之间应至少间隔5-10分钟(理想间隔10分钟)。
守护眼健康
从改变这个小动作开始
袁苑主任提醒广大网友,眼药水不能随便滴,尤其是跟风购买的各种网红眼药水,尤其要慎用。一些含防腐剂、激素或抗生素成分的眼药水,使用不当可能加重眼部问题或引发副作用,需根据具体类型、症状遵医嘱或说明书正确使用。
能够正确滴用眼药水绝非小事,而是关乎疗效、安全与视觉质量的关键一环。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是眼健康管理中最易被忽视的“技术活”,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大家都能学会正确滴眼药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