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迎来重大改革,“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将彻底终结。
最近,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将在全国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到底是啥意思呢?简单理解就是医保局会通过历史数据,对同一个病种进行精准测算,然后确定相似的费用标准。
比如阑尾炎这个病,通过历史数据测算出大概需要3000元治好,那医保局就会将这个病种的医疗费用确定为3000元,然后打给医院。如果医院仅用2500元就治好了,那剩下的500元就归医院。如果医院花了4000元才治好,那多出来的1000元由医院承担。
有人可能会说多出来的1000元,医院怎么可能会承担,还不是转嫁给患者。过去收费不透明,确实会这样,但现在统一了费用,如果哪家医院还这样搞,那估计离倒闭就不远了,没人会当冤大头。
统一了病种支付标准,确实能帮老百姓省钱。大家想一想,如果按70%的报销比例,一家医院的阑尾炎手术费用是3000元,报销2100元,自费900元。另一家医院手术费用是4000元,报销2800元,自费1200元。
当然,这个支付标准是动态的,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有的时候可能技术提升了,费用降下来了。有的时候可能物价上涨了,费用上涨了一点。
除了统一支付标准,还有一项改革。过去一些病情简单、不用住院就可以治疗的患者,因为门诊报销比例较低,住院报销高而选择住院。现在好了,这些都纳入“按病种付费”,不管住不住院,报销比例是一样的。
这两年,住院率越来越高,超过了20%。经过这次改革后,估计住院率会逐渐下降。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革?当然是为了省钱,避免浪费。过去是按项目结算,医院看一个病,不管花了多少钱,医保局照单全收。
所以,很多医院就动了歪心思,反正是医保的钱,不赚白不赚。于是,“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就非常多。一进入医院,先给你开一堆检查单,有些可能完全没必要。看完病之后,又给你开一堆药,明明吃一个星期就够了,结果给你开两个星期,甚至更长的药。
你千万别以为只是小医院才会这么搞,大医院也不例外。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通报7家医院存在过度诊疗、重复收费,违法违规金额近9000万元,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省济南肾病医院、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福康医院,前面五家都是三甲医院。
按病种付费不但可以杜绝过度医疗,还可以帮老百姓节省医疗费用,毕竟总体费用下降了。
除了统一支付标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医保支出越来越大。2016年-2024年,我国基本医保支出从1.08万亿元增至2.97万亿元,年均增速约12.5%。
2024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入增长4.6%,但支出却增长了13.5%,支出增速是收入增速的2.9倍。
咱们现在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比2023年增加1334万人。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达4亿。老龄化速度越快,医疗费用增长也就越快。
当然,医保改革也不全是为了省钱,也是为了让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比如门诊报销比例持续提升,医保报销目录持续扩大,现在已经达到了3159种。2023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29亿人次,增长238.67%。
医保改革是好事,相信会让更多老百姓获得实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