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最高温度37℃”,
“8月1日,最高温度40℃”;
热浪步步紧逼,一日热过一日。
“8月5日,最高温度42℃。”
随之而来的就是重庆第5个红色高温预警发布。
刚过上午十点,瞭望员古发利左肘支在发烫的观测台栏杆上,右掌虚虚扣住望远镜边缘,睫毛在望远镜镜片上投出颤动的影,喉结动了动,又咽回去。
这里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白塔坪森林公园的最高处。
古发利脚下这座白体红顶的森林防火瞭望塔矗立山巅,与塔下1.5万亩苍翠林海深情相望。
![]()
▲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白塔坪森林公园孤独的瞭望塔。雷键 摄
从瞭望塔看出去,大半个科学城尽收眼底——北望曾家、虎溪,东观白市驿,南看巴福、石板,金凤镇更是一览无余。
![]()
▲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白塔坪森林公园孤独的瞭望塔。雷键 摄
海拔近700米的瞭望塔,是责任,是坚守。
![]()
▲塔叔在防火瞭望塔上观测森林火灾隐患。雷键 摄
对于瞭望员来说,没有火情隐患发生,就是最大的工作成绩。瞭望的最高境界,不是追求“有”,而是追求“无”。
![]()
▲塔叔在防火瞭望塔上观测森林火灾隐患。雷键 摄

塔叔和他的老四样
常驻瞭望塔的瞭望员古发利,今年58岁。他有着黝黑的皮肤,亲切的笑容,被大家称为“塔叔。”
![]()
▲塔叔古发利。雷键 摄
![]()
▲塔叔在防火瞭望塔上观测森林火灾隐患。雷键 摄
还不到9点,塔叔头上的汗,顺着白发丝成股成股地往下流了。
![]()
▲塔叔一手提水壶,一手攥着镰刀,肩上搭着一张旧毛巾,顺着石阶路,爬上瞭望塔。雷键 摄
当记者喘着粗气,在瞭望塔前见到塔叔时,他一手提着水壶,另一只手攥着对讲机,脖子里挂着的白色旧毛巾,已经能拧出水了;脚边的镰刀在阳光下泛着光,镰刀把早已被磨得光滑。
山风掀起他的橙色护林员马甲,露出里面的深蓝色T恤,后背洇着大片深色汗渍。容量1000毫升的水壶壶身满是划痕,提手处的汗渍让水壶看起来更旧了,透明的壶里还剩不到五分之一的水,这是他今天的第2壶水。
![]()
▲塔叔正在巡山。雷键 摄
“瞭望塔,瞭望塔,今早情况怎么样?”
塔叔手中的对讲机忽然呼叫。
“我是古发利,现在风力三级,瞭望塔能见度很好,没有发现火情。”
“好的,收到。”
![]()
▲塔叔用鼓风机清理山间小道的落叶。雷键 摄
每小时一次的瞭望,雷打不动。这样的情况报告,一天要有若干次。在信号极其不稳定的山顶,这看似“老掉牙”的对讲机是连接山上山下的法宝。
今年3月的一天,瞭望塔上的塔叔就先于智能化设备发挥了作用。
那天,他正在塔楼瞭望,突然发现东南方向冒起白烟。
“白市驿靠近金凤的地方有白烟,疑似有火情!”
他抓起对讲机快速汇报着,指挥中心收到情况后立刻处理,快速扑灭,并未形成重大火情。

5亩山要走6公里
除了在瞭望塔进行瞭望,塔叔还有一个重要职责——以护林员的身份巡山。
塔叔的巡山路线,是绕着瞭望塔呈扇形展开,覆盖5亩林地。
说是“巡山”,更像给山林一次次重复体检。弯腰查看地上的枯叶厚度,抬头观察树梢的树叶,留意风雨后倒下的树木,连树杈上挂的塑料袋都要捡起来。
![]()
▲塔叔正在巡山。雷键 摄
山路上,塔叔的胶鞋踩过碎石,发出“咔咔”声。
“今年高温,山上的树‘渴死’了不少,地上的这些落叶,都被晒得很干,只要有一点火星子那就是不得了的大事。”塔叔说着眼睛还在一寸寸地搜寻着,但更像是在给自己提醒。
![]()
▲塔叔巡查狮顶寨城墙遗址。雷键 摄
再往上爬一段,就是清朝狮顶寨城墙遗址。每次走到这里,塔叔都会摸摸这200多年前留下的石头,尤其是雨后,他必会仔细勘察石头是否松动。
这条6公里的巡山路,他一天走两趟,每趟两个多小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巡山路上的一草一木都变得无比熟悉,它们更像是塔叔在这山里的老朋友,陪着他,一天又一天。

8公里外有挂念
在采访过程中,塔叔最常说的话就是“没得事”。
汗水湿透了,晒一会儿就“没得事”了;杂草树枝挡路了,用镰刀砍了就“没得事”了;高温易发山火,多巡几次山,多在瞭望塔上看看,防火就“没得事”了。
![]()
▲塔叔趁休息时间种菜。雷键 摄
从塔顶极目远眺,往下看直线距离不过8公里的“小点”,便是塔叔的家。
这个单程需要2小时的目的地,这个夏天塔叔已经好几次“三过家门而不入”了。差不多10天才下山一次,而下山也不是回家,而是采购生存的必需品。
![]()
▲塔叔正用柴火做晚饭。雷键 摄
暮色中,山风裹着松涛声灌进小院,灯光和月光融为一体。
屋里桌上摆着一盘炒胡豆和凉拌黄瓜,这些都是塔叔自己种的菜。他本想拍个照发给山下的老伴,奈何饭都吃完了,手机对话框还显示着“发送中”。
![]()
▲塔叔正用柴火做晚饭。雷键 摄
山上有放心不下的树,山下有时刻牵挂的人。
入夜时,塔叔终于有时间摊开一本边角卷毛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巡山日志:7月12日,东坡地上的松针枯叶又厚了;7月20日,发现松材线虫病株3棵;8月3日,清理枯枝8堆……
![]()
▲塔叔正在用断断续续的信号和家人聊天。雷键 摄
热乎乎的风带着草木清香掠过塔尖,塔楼里,这盏孤灯与星光相映。
塔叔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却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写出最朴实的“林海家书”——一封写给小家,藏着思念与牵挂;一封写给林海,藏着责任与担当。
而这两封家书,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答案:守好绿水青山,就是守好金山银山。
采访尾声,我问:
“塔叔,您有好久没回家了?”
“差不多快40天了吧。”
“不想家吗?”
塔叔沉默片刻,目光投向山下模糊的轮廓:
“山上离不开人。守好这座山,就是守好山下那个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