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津味话剧《油漆未干》,8月16日晚在光华剧院上演。 这部作品是法国剧作家勒内·福舒瓦以梵高为原型创作的,该剧典型的戏剧性受到了世界上许多戏剧院团的青睐。1934年,我国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通过英译本将《油漆未干》引入到国内,让这个关于艺术、金钱与人性的故事首次扎根中国舞台。90年来,该剧成为中国戏剧舞台上的一个经典剧本。天津人艺版《油漆未干》从2014年8月正式建组,特邀著名导演周寰执导,集中了天津人艺多位名家和优秀青年演员,今年第五届蹦豆喜剧节《油漆未干》的再次复排演出,拉满了观众的期待值。
![]()
天津人艺将这部经典“本土化”,故事从英国小镇“空运”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海河之滨,英伦腔变成了俏皮的天津话,讲述了上世纪40年代的天津,围绕生前穷困潦倒、死后作品却价值连城的画家李宾遗留下来的17幅画,在房东葛医生葛太太及家人,李宾生前的恋人关妮,以及一天之内从北平、上海、香港赶来的艺术商人之间展开的一场风波。葛医生、葛太太带着“哏都”特有的幽默,用“卫嘴子”和艺术商人讨价还价,梵高式的悲剧在津味底色中生出了荒诞又鲜活的质感。作为天津人艺“津味话剧”金字招牌的代表作之一,《油漆未干》的魅力远不止于地域元素的融合。剧中,穷画家的遗作像一根引线,串起葛医生一家从平静到躁动不安的生活。当大师遗作飚到天价,面对突如其来的横财,贪婪、虚荣、真诚、坚守...人性如一幅画卷渐渐展开。而“油漆未干”四个字,更是隐藏多重深意——它是造假者刚完成的画作上未干的油彩,是艺术追求者永不停歇的创作,是周而复始的生活印记,更是社会这张“大画布”上,人性善恶不断涂抹的痕迹。十余年来,这部戏以锋利的现实感与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天津人艺经典剧目,以喜剧的形式带给了观众深层次的思考。
![]()
![]()
剧中葛太太的扮演者李欣欣,之前曾饰演大女儿淑芬,十年前淑芬的成功塑造获得认可,人物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年后李欣欣又成功地塑造了风韵十足、爱美爱钱又爱家的葛太太。她穿着旗袍说着正宗的天津话很有趣,一点也不“俗”气。从女儿到母亲,这次角色的跨越不仅是一次演技的挑战,更是一位演员与一部经典话剧的十年缘份沉淀。展现了其更深层次的理解、更精湛的演技。李欣欣说:“感谢剧院这个大舞台,感谢张昕老师(复排导演)的信任,我从女儿到母亲,不仅是年龄的跨越,更是对新角色内核的全新解读。葛太太是葛家的“主心骨”,她操持家务、但她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她有精心打扮自己和女儿、却在“名画”带来的财富幻想中逐渐迷失。她的嗓门有点大,对家人是天津话,在客人面前会说普通话,算盘打得精细,心里渴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葛太太的可爱与可悲都在这里——她也不是天生的贪婪,是“天降横财”砸懵了她...”
![]()
经典再启:十年之约,好戏“未干”
新一轮《油漆未干》的大幕开启,李欣欣的角色转变成为最值得期待的看点之一。从女儿到母亲,她的演绎不仅是个人演技的突破,更折射出这部戏穿越十年依然鲜活的生命力。津味话剧的魂,是接地气儿,而“油漆未干”的象征意义,也将在李欣欣的演绎中更显厚重——这场演出对她而言,是一场“十年之约”。好戏如油彩,历久弥新,永远“未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