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91年后,200名乌克兰专家来到中国援建,后来他们都回去了吗?

0
分享至

1991年冬,苏联红旗落下,东欧平原上的“军工摇篮”乌克兰彻底陷入混乱。

黑海造船厂的航母图纸蒙尘,安东诺夫设计局的运输机停飞,140万军工从业者面临失业,而其中200余名顶尖专家,在绝望中登上了飞往中国的专机。

这些曾跨越国界的专家,如今究竟是留在中国安度晚年,还是回到了动荡的故土?他们与中国的羁绊,又如何超越了简单的“雇佣关系”呢?



乌克兰来华专家

为何来华?不是“投奔”,是乌国绝境与西方“画饼”逼的

乌克兰专家来华,从不是“慕名而来”,而是绝境中的无奈选择。

1994年,乌克兰与美、俄等国签订《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销毁了境内全部核武器,这个曾拥有1900枚核弹头、位居世界第三的核大国,彻底失去了战略威慑力,也失去了维系军工体系的核心理由。

同年,乌克兰GDP暴跌24%,黑海造船厂、南方机械制造厂等龙头企业接连倒闭,专家月薪从苏联时期的1500卢布骤降至20美元,连基本的面包、黄油都难以保障。



1990年 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和基本建成的库兹涅佐夫号

此时,美、韩等国纷纷伸出“橄榄枝”,韩国三星重工曾以“月薪5000美元”拉拢黑海造船厂的12名航母设计专家,结果专家赴韩后,仅被安排整理旧技术文档,完全接触不到核心研发

而美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则通过民间组织招募了40余名航空专家,却在4年后以“技术更新换代”为由批量解聘,部分专家因签证到期被迫流落街头



美国街头的无家可归者

正如乌克兰《基辅邮报》2005年的回顾报道所言,“西方要的是‘现成的技术图纸’,不是‘会思考的专家’。”

在这样的绝境下,中国的伸出的手,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而这也为他们后来的生活轨迹埋下了伏笔。

因为中国提供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能延续职业尊严的平台。



中乌合作

中国凭什么留住人?从总理到“专家村”,诚意藏在细节里

中国对乌克兰专家的重视,从一开始就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1992年启动的“双引工程”,由时任总理亲自牵头,他在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这些乌克兰专家,是苏联几十年积累的宝贵财富,我们穷十年之力也难培养,必须用最大诚意留住他们。”

这份诚意,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为了让专家快速适应,中国在重庆、西安、沈阳等地修建了“专家村”,房屋完全按照苏联时期的户型设计。



斯拉夫民族村

客厅宽敞、厨房带储藏间,甚至预留了俄语电视信号接口,社区内设有俄语超市,能买到乌克兰人常吃的黑面包、腌黄瓜。

此外,专家配偶若有工作经验,也可安排进当地国企担任翻译或技术辅助,子女则能优先进入双语学校。

比如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总工程师金琴科,1995年来华时,其妻子被安排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担任俄语翻译,女儿直接进入沈阳育才双语学校就读,无需缴纳额外费用。



航空专家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左)

不仅如此,科研保障上的“不打折扣”,更让专家感受到被尊重。

1996年,乌克兰航发专家科瓦廖夫提出需要一台“大型涡扇发动机试车台”,当时中国尚无同类设备,相关部门连夜协调上海机床厂,仅用3天就完成了设备改造并运抵西安。

2001年,船舶专家巴比奇为改造瓦良格号需要特殊焊接材料,中国立刻从德国采购,全程由政府部门跟进清关,确保72小时内送达船厂。

这种“要什么给什么”的支持,让习惯了“资金短缺”的乌克兰专家倍感震撼。

正是这些藏在细节里的诚意,让专家们逐渐放下“临时工作”的念头,开始思考在这里“长期生活”的可能,而这,正是他们后来选择留下的重要基础。



来华的乌克兰专家

200人补上军事空窗期,辽宁舰、航发都有他们的手印

乌克兰专家在中国的30年,不是“坐享其成”,而是用技术为中国军工搭建了“跨越式发展的桥梁”。

据《中国科技史杂志》2019年的专题研究显示,1991-2000年间,200名乌克兰专家直接参与了2036个军工科研项目,填补了航母、航空发动机、军舰燃气轮机等12个领域的技术空白。

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巴比奇与辽宁舰的故事,作为黑海造船厂的核心设计师,巴比奇1997年开始关注瓦良格号的动向,2005年正式加入中国改造团队。



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

他不仅带来了完整的航母设计图纸,还亲手指导中国工程师调试动力系统,为了确定舰载机拦阻索的最佳挂钩角度,他连续72小时守在甲板上,记录了130组测试数据。

2012年辽宁舰下水当天,68岁的巴比奇站在舰桥上,看着自己参与设计的“钢铁巨舰”启航,当场红了眼眶。

如今,巴比奇虽未加入中国国籍,却每年有8个月在中国工作,担任山东舰、福建舰的技术顾问,还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开设了“航母设计”选修课。



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金琴科的贡献同样关键,作为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前总工程师,他带来了D-18T大型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经验,带领中国团队攻克了“耐高温叶片涂层”技术。

这项技术曾让中国大飞机发动机寿命停留在3000小时,经金琴科优化后,寿命提升至6000小时,直接为运-20的量产奠定基础。

2015年,金琴科退休后选择定居沈阳,如今仍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他的学生中,已有12人成为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核心成员。

这些实打实的贡献,让中国从“技术追随者”变成了“同行者”,也让专家们在这里找到了“自我价值”,而这种价值感,远比金钱更能留住人。



乌克兰专家

三类选择,没有“都回去”,有人在中国养老

30多年过去,这批乌克兰专家的去留,早已形成清晰的群体,根本不存在“集体回国”的说法。

其中就有“扎根中国”的群体,他们多已在中国生活20年以上,退休后选择留华养老。

这类群体中除了金琴科,还有焊接专家弗拉基米尔・郭瑞,他1998年来华,帮助中国突破了“航母甲板特种焊接”技术。

2018年退休后,在青岛买了一套带院子的房子,每天早上会去公园和中国老人一起打太极,周末还会去海鲜市场买菜,用流利的中文和摊主砍价。



弗拉基米尔 郭瑞

除了扎根的群体,还有一部分属于“跨国流动”的技术顾问,巴比奇就是典型代表,他保留着乌克兰国籍,每年会回基辅探望亲友,但大部分时间仍在中国工作。

这类专家与中国的联系从未中断,甚至形成了“技术纽带”,他们会将乌克兰最新的科研动态反馈给中国团队,也会把中国的技术需求传递给乌克兰科研机构。

而其中最少的一部分就是“因家庭原因回国”的专家,但即便回去,也未与中国断联。

比如材料专家谢尔盖,2010年因母亲病重回到乌克兰,但他至今仍通过视频会议,为中国某航天材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乌克兰航空材料专家 谢尔盖(左)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企业还协助他将家人接到西安暂居,待局势稳定后才送回。

这三类选择,本质上是专家对“生活与事业”的平衡,而中国,始终是他们愿意停靠的“港湾”。



来华援建的乌克兰专家

结语

如今,随着中乌技术合作的深化,越来越多乌克兰年轻专家来到中国,延续着这份跨越国界的羁绊。

这背后,是“和平与信任”的力量,它比金钱更持久,比利益更牢固。

这份情谊,跨越的不仅是海洋,更是国界与隔阂,证明着“世界人民大团结”从不是空想,而是在一个个具体的“相互成就”中,慢慢照进现实。

信息来源:俄媒:乌克兰军工专家举家来华,俄在这事上输了
环球网 2017-09-09



信源截图

信息来源:揭秘中乌军事合作: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倾囊相授
南宁晚报 2014-03-12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收到中方好处,波兰突然翻脸,继续卡住中欧班列,除非满足一条件

收到中方好处,波兰突然翻脸,继续卡住中欧班列,除非满足一条件

文雅笔墨
2025-09-19 13:25:24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极目新闻
2025-09-19 17:46:39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徐雪芬札记
2025-09-19 11:08:59
苹果线下店摆出iPhone 17系列真机:铝合金机身首日即已伤痕累累

苹果线下店摆出iPhone 17系列真机:铝合金机身首日即已伤痕累累

TechWeb
2025-09-19 10:45:04
西贝完了!饭点高峰无人就餐,多年老粉纷纷退卡,贾国龙输得彻底

西贝完了!饭点高峰无人就餐,多年老粉纷纷退卡,贾国龙输得彻底

吃瓜盟主
2025-09-19 15:11:35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官方辟谣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官方辟谣

界面新闻
2025-09-19 20:10:27
钱,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顶多就是一棵韭菜

钱,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顶多就是一棵韭菜

卷史
2025-09-16 14:17:46
云海肴CEO称赵晗心梗前承受很大压力!“公司也经历考验”

云海肴CEO称赵晗心梗前承受很大压力!“公司也经历考验”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6:03:06
美的烤箱“远程失控”事件,揭开万物互联的惊悚一面

美的烤箱“远程失控”事件,揭开万物互联的惊悚一面

功夫财经
2025-09-18 08:28:37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抽象派大师
2025-09-17 14:41:51
山姆回应卖冷冻2年的西兰花

山姆回应卖冷冻2年的西兰花

大象新闻
2025-09-19 20:25:01
上海阳性确诊人数正在上升!今年感染季提前了!多个家庭崩溃:直接住进ICU

上海阳性确诊人数正在上升!今年感染季提前了!多个家庭崩溃:直接住进ICU

极目新闻
2025-09-19 13:53:49
马英九:九三阅兵不是没邀请,而是吓得不敢来

马英九:九三阅兵不是没邀请,而是吓得不敢来

雪中风车
2025-09-19 14:42:53
上任仅两年多!武汉大学黄泰岩书记提前卸任,新书记来自中山大学

上任仅两年多!武汉大学黄泰岩书记提前卸任,新书记来自中山大学

百家论大学
2025-09-19 18:02:18
单日票房破3亿!电影《731》刷新中国影史纪录!制片方:立即停止传播、下架所有侵权内容

单日票房破3亿!电影《731》刷新中国影史纪录!制片方:立即停止传播、下架所有侵权内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0:33:41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参考消息
2025-09-19 17:40:05
676分上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有新消息!

676分上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有新消息!

极目新闻
2025-09-19 13:53:49
男子从温州一大桥跳下,没想到正值退潮江中无水,身体陷入淤泥中无法脱身

男子从温州一大桥跳下,没想到正值退潮江中无水,身体陷入淤泥中无法脱身

鲁中晨报
2025-09-19 17:29:07
被抢男婴成年之后:直面人贩子,出庭为修复内心伤痛 | 红星深度

被抢男婴成年之后:直面人贩子,出庭为修复内心伤痛 | 红星深度

红星新闻
2025-09-19 19:47:24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大风新闻
2025-09-19 15:19:05
2025-09-19 20:48:49
霁寒飘雪 incentive-icons
霁寒飘雪
关注新鲜资讯,分享热点见闻
2067文章数 2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家居
数码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数码要闻

4K 160Hz Mini LED,海信 G7 Ultra 显示器 9 月 26 日上市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