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曾丢了,这是某些媒体首先在网上曝出来的,接着范曾的女儿也通过社交媒体确认了这件事儿。
先是网传范曾失联,其妻子与范曾收藏的价值20亿的书画也不见了,接着就是范曾在美国的女儿声称联系不到父亲匆匆回国,回国后发现父亲的庄园也人去楼空,大门贴了封条,于是发了个声明,一是说明确有其事;二是正在积极联系父亲的妻子和亲朋好友寻找父亲的下落。
爸爸去哪儿了?这本应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像范曾这种被奉为国宝级的人物,那要是真人间蒸发了,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从范曾女儿的声明来看,她显然也不认为父亲是出了什么意外,而是认为父亲的妻子将父亲和父亲收藏的价值连城的字画一起转移了,这也是她没有报警的原因。
但是把家事公开往网上发,利用公共媒体找爸爸,还是如此有名的爸爸,所要承担的舆论压力恐怕是她已经充分考虑过了的。既然如此,还坚持发出来,显然是做好了接受各种非议的思想准备。
范曾这个人,近些年争议比较多,不过书画艺术这个圈子多年以前就已经成了个故步自封以制定并执行标准为己任的圈子,作品好赖,能不能被称为大师,谁才是大师,那得由圈子里位高权重者说了算。
当然这不是今天想说的,毕竟人家一句外行少插嘴,就得把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一竿子打成落水狗。既然重点是找爸爸这事儿,牵扯到世俗的婚姻情感问题,多嘴说几句,恐怕是不会被批为江湖体的吧。
![]()
范曾有四段婚姻,第三段用普通人的眼光看比较狗血,因为这位妻子之前是朋友妻。当然对于名人而言,爱那是纯粹的自由的高尚的。为了这段爱,范曾自己演了一出爸爸去哪儿。
1990年范曾发了份《离国声明》声明,声明里写因为爱情,要追随楠莉,还说“既爱江山也爱美人”,以还有婚约在身的已婚人士身份跑到了法国和楠莉一起生活。
结果三年后又发了份《归国声明》,带着楠莉又回来了。眼看这木已成舟,第二任妻子只得同意离婚,选择成全范曾。
2021年,楠莉病故。3年后的2024年4月10日,时年86岁的范曾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再婚,文中写道:
爱妻楠莉故去近三载,最初缘悲痛孤寂,更由于轻微脑梗,致艺术生涯举步维艰。徐萌女士无微不至的关爱,使我身心全面康复。徐萌不唯关怀且鼓励我艺事长青,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更作贡献,情深谊笃,经我俩双方同研详究,愿永结连理,正式结婚登记,艺林佳话,此足徵矣。
这第4任妻子新婚妻子徐萌,当年37岁。
作为文化人,范曾的再婚声明看上去情真意切,但毕竟艺术归艺术,生活归生活,所以婚前协议还是要签的,按照协议,范曾和徐萌两人结婚前范曾的财产,包括字画,古玩,存款,房产等全部分配给6名既有血缘子女,也有通过婚姻关系形成的继子女。婚后财产,即婚后做的字,画。挣的钱财是归他们俩老夫少妻所有。
到了这个年纪,范曾肯定也清楚他的这段婚姻就是有目的的组合在一起过日子。
![]()
可以说,所有的老夫少妻的婚姻组合,实际上更多的是交换与算计,至少有一方算计的成分非常强烈。
男人这会儿肯定不追求什么传播基因了,至少出于本能的欲望不会那么强,但配偶权从来都是一个男人身份的象征。
就老少配这种夫妻关系而言,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难再获得满足感。既然能走到一起,那肯定要获得对方的某种补偿。
老夫得到的补偿是年轻女性的美貌,对于男性而言,这属于单一需求,男人至死是少年,指的其实就是这个。
少妻作为女人,从女性的择偶特点来说,需求本身是比较丰富的,英俊强壮,聪明睿智,才华横溢,幽默风趣,高贵富有……但凡有一个优点,都会让女性产生爱慕之心。当然这些优点集中在一个男人身上最好,不全面也没关系,单一优点够突出也行。
由于女性本性从来不喜欢柔弱的男人,老男人被女性青睐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少女,往往通过感性认知选择男人,黄毛之所以能吸引情窦初开的女孩,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过对于成熟女性而言,她们的需求往往更为现实,男人的身份地位,资产财富对她们的吸引力会更强一些。一旦她们选择一个远远大于自己年龄、差了辈的男人,接受这种老夫少妻的婚姻,获得对方的财产补偿一定是主要动机。
所以范曾失联这件事儿,本质上就是财产归属闹剧的公开化。范曾多段婚姻和婚生非婚生子女的复杂家庭关系使事态变得不可控。
最新消息说范曾找到了,没有失联,继子范一夫(楠莉的大儿子)和徐萌陪他在法国看画展。这次还是法国,不过没有声明,声明都没了,这事儿就好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