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
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为医生保留的病例交流线上站 ,快来一起讨论,共同学习。
72岁男性,6年前因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肌梗死伴严重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NYHA II级心衰植入双心室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但仍然有快频率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引发ICD放电,因此进行了室速消融治疗。
7个月后,患者仍然接受胺碘酮治疗,突发胸痛和呼吸困难被送入急诊室。
入院心电图如图1所示,这是哪种心动过速?
图1. 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
基线心电图显示房室同步双心室起搏(每个P波和QRS波前均可见起搏钉信号以及V1导联正向QRS波),心率70 bpm(图2)。图1显示规则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心率108 bpm,可见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向下,在QRS波群中间可观察到起搏钉信号,V4-V6导联中最清楚。起搏钉信号不在每个QRS波群的起点而在中间,排除了装置依赖的心动过速机制(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这种机制引起的心动过速起搏钉信号出现在QRS波开始前。
图2. 基线12导联心电图
心动过速时房室分离发生在心电图上的第三次波动,在V1-V3导联可观察到(图1),可见孤立的P波,然后是一个起搏QRS波群,与房室同步双心室起搏相似。该搏动等同于室速期间的融合波,表明存在房室分离,窦性激动经正常传导系统前传激动部分心室肌,与室速激动形成融合波。
房室分离的存在和患者的临床情况说明室速复发而除颤器未检测到。消融后室速并不少见,如本例所示,在长期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中也可观察到。慢频率室速会导致各种症状和心力衰竭失代偿,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ICD对室速的检测识别是基于心动过速的频率。设定较低识别频率可提高慢频率室速的检出率,但可能导致室上速的不适当识别和治疗,其中更常见的是窦速。本例患者设置的ICD检测阈值为165 bpm。
心电图的每个QRS波群出现起搏钉信号的原因是什么?
该如何进行患者管理?
欢迎讨论
欢迎到医脉通病例平台发表你的观点,共同讨论病例!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