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名字,一段噩梦
在不少80后的记忆里,有一部电影从小看到大却从未真正释怀——《黑太阳731》。
它没有花哨的特效,没有煽情的对白,却能让人看得浑身发冷,甚至很多人半夜惊醒。
![]()
拍它的人叫牟敦芾,一个既被骂“禽兽”,又被人称作“敢拍”的导演。
他不是什么明星导演,也没有票房神话,可他的电影就像一块石头,狠狠砸进观众的神经。
三十多年过去,这块石头还在水底,偶尔被人提起,依旧能搅起一片涟漪。
二、生在乱世,长在压抑里
牟敦芾1941年生于山东,那会儿正是战火最凶的时候。日军的屠杀、抓壮丁、细菌战,几乎是他童年的背景声。
这样的环境,让他从小对暴行的记忆格外深刻。
解放后,他跟随父母去了台湾。那时台湾经济落后,社会氛围也相对封闭,很多话题不能碰。
![]()
可牟敦芾偏偏是个爱顶牛的人,大学读了台湾艺术大学编导科,没有摄像机就天天泡在影院学拍法。
1969年,他拍了第一部作品《不敢跟你讲》,讲师生恋,直接被禁。
两年后拍《跑道终点》,涉及同性情节,又被封杀。
接连碰壁,他干脆离开台湾,跑去欧洲、中美洲游荡,以教中文维持生活。五年后,他去了香港。
三、在邵氏立住脚,口味越走越重
1977年,牟敦芾加入当时如日中天的邵氏影业。
他的第一部片《枪》讲的是青年捡到枪后陷入谋杀,这种犯罪题材他驾轻就熟。
电影上映后,邵氏高层觉得他是个可用之才,很快把他与桂治洪并列为“邵氏两大邪片导演”。
![]()
他拍过轻松的小喜剧,也接过老板指派的风月片任务。
邵逸夫找他拍情色版《红楼梦》,要求比李翰祥拍得更大胆。结果电影大卖,他的婚约却因此破裂。
1980年,他一口气拍了三部风格极端的片子,其中《打蛇》让他声名大噪。
影片里用了真偷渡客演群戏,强奸、虐杀、鸡奸的情节直接拍到观众脸上,不少人看得半途离场。
![]()
票房不错,但邵氏高层还是提醒他:“别太过火。”
牟敦芾觉得老板口口声声讲艺术,心里全是生意,于是萌生去意。
四、离开香港,盯上一个更沉重的题材
离开邵氏后,他到内地拍了几部温和的功夫片,比如《自古英雄出少年》。
片子虽然卖得不错,但他心里惦记的,是一个在山东老家就听说过的故事——日本731部队。
![]()
那是他童年阴影的一部分:日军在东北用活人做细菌实验。
这个题材没人敢碰,他却觉得非拍不可。
为此,他花了四年跑遍日本、美国搜集资料,还走访幸存者,整理口述细节。
但那会儿中日关系正处在缓和期,有人劝他先放一放。
他没松口,还决定在影片开头打上一行字,表达态度:友好是友好,但历史不能抹。
五、拍《黑太阳731》,拼的是胆子和命
1988年,他开拍《黑太阳731》。
牟敦芾不要塑料道具,他要真东西。
剧组直接去医学院找无名尸体,还拉来成堆的老鼠。
![]()
拍摄现场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味,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很多人拍一会儿就要跑出去换气。
有的场景要多次重拍,为了进度,旁边得提前备好“材料”。
他用手持摄影和自然光,营造压抑感;对照历史影像,一比一复原照片;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贴近史实。
最让人心悸的,是那个冰天雪地的镜头——
![]()
日军让中国妇女露出手臂,不断用冷水浇到完全冻硬,再把手插进热水,皮肉瞬间与骨头分开。
这个角色由他的外甥女出演,拍完后情绪崩溃,他却坚持必须拍到位。
六、首部华语三级片,震惊一片
影片完成后,在香港上映时正好赶上分级制度刚实施,《黑太阳731》成了第一部被列为三级片的华语电影。
它没有英雄救美,没有胜利的欢呼,只有冷冰冰的实验室和血淋淋的画面。
![]()
观众看完的反应两极分化——有人感到极度不适,有人痛哭流涕。
海外影迷则将它奉为Cult片,称赞它的真实和震撼。
但在本土,它的争议更大:有人说他是在卖弄血腥,有人说他是在替民族记忆留证据。
七、二战题材再拍,彻底被封
七年后,他又拍了《黑太阳:南京大屠杀》。
这次他依旧用直接的手法,镜头里甚至出现一整排石碑上摆满人头的画面。
![]()
但电影完成后,内地直接不让公映,理由外界众说纷纭。
这一刀切让牟敦芾心凉。他觉得自己是在用镜头替死者说话,却被挡在了大门外。
同年,他还与李华月合拍《血恋》,大胆到直接被划为三级片。
接连受挫,他干脆离开电影圈,移民美国,从此不再拍片。
八、情场风波,性格反差
牟敦芾的感情经历,也常被媒体拿来八卦。
他曾与艳星恬妮高调相恋,为她离婚,但没多久就分手。
后来与胡茵梦订婚,又因为拍风月片闹崩。
![]()
有趣的是,片场外的他温文尔雅,不抽烟不喝酒,言语斯文;
可一到拍摄现场,他就像变了一个人,非要把最极端、最裸露的人性丑恶搬到镜头前。
九、离开影坛,带着遗憾走了
移居美国后,他几乎不再公开露面。
他始终为《黑太阳731》感到自豪,却也清楚,这部电影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名声,还有标签——“变态导演”。
![]()
2011年,他在美国病逝。消息传来,影坛反应不大,更多是老影迷在回忆那个让他们半夜惊醒的银幕噩梦。
十、争议与价值并存
牟敦芾的电影,从来不温柔。
他不讲究含蓄的艺术感,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把你按在椅子上直面黑暗。
这种做法,让他站在艺术和伦理的交界线上,始终备受争议。
但不可否认,他用镜头留住了一段段可能被遗忘的真相。
![]()
《黑太阳731》之所以让人难受,不只是因为血腥,而是因为它剥掉了观众心里最后一层防护。
银幕上的血会褪,历史的尘也会落,但一旦遗忘,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