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警察破获大案全靠高科技、线人、缉毒犬,那你显然低估了动物界的八卦能力——
因为在英国黑潭(Blackpool),一个盘踞多年的毒贩团伙,竟然被一只会说暗号的鹦鹉“出卖”了。
而且,这只鸟不光能说,还会在一堆毒资上蹦跶,像在录“财富自由”MV。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名叫Mango的宠物鹦鹉。按理说,鹦鹉的日常技能无非就是学人说话、模仿笑声、偶尔在你电话会议时喊一嗓子“开饭啦”。
但Mango的“学习内容”明显跑偏——
它的主人,是一名叫Shannon Hilton的女子,而Hilton的男朋友Adam Garnett,恰恰是黑潭一支毒品团伙的头目。
Garnett在2023年就已经因为毒品罪被关进监狱,可即便如此,他依然用偷运进来的手机、Wi-Fi 路由器,在狱中遥控指挥整个团队,堪称“远程办公界”的天花板。
![]()
Hilton在家养着Mango,养着养着就不知怎么地,把它纳入了“业务培训计划”——她会一边数钱、一边教Mango学会一句暗号:
“Two for 25”(两包25)
在街头交易中,这句话意味着“两包毒品卖25镑”,是行内的标准报价。
于是,在一个视频里,警方看到Hilton对着鸟笑得前仰后合,旁边还站着个孩子,而Mango在笼子里正一本正经地复读着暗号。画面非常“温馨”,如果忽略背景那一桌现金和可疑的粉末。
![]()
警方本来盯上这个团伙,是因为他们在黑潭到处流通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和氯胺酮。可Adam Garnett这人狡猾得很,即使身在监狱,依旧用手机安排出货。
2024年的一次突击搜查中,警察翻了Garnett的牢房,找到了几部手机。手机视频里不光有成块的毒品,还有Hilton的家庭日常——也就是Mango在毒资上蹦蹦跳跳,一边叫“一句只有毒贩才懂的台词”。
刑警们估计当时都愣了:
“兄弟,这线索是鹦鹉自己交出来的啊?”
![]()
他们立刻锁定 Hilton 的住处,接着又顺藤摸瓜查到了几名核心成员:
Dalbir Sandhu:手机里记满了交易记录、价格表,还转发了“县线贩毒”相关新闻给同伙当参考资料,像是在做行业培训。
Jason Gerrand:参与运输与分销。
Gareth Burgess:视频里拿着成捆现金在街上晃,还边走边rap 己的犯罪事迹,简直是在拍“反侦查指南”的反面教材。
警方一共抓了15人,缴获大量毒品、现金、手机与交易记录。案件提交到普雷斯顿刑事法庭时,媒体的关注点居然不是毒品总量,而是那只神奇的鹦鹉。
因为它的“证言”完全不需要翻译,也没有立场偏差——直接、清晰,还带语音原版。
![]()
面对这个结局,警方自己都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调侃:
“你家宠物最厉害的技能是啥?坐下?握手?我们最近遇到一只会说‘Two for 25’的鹦鹉……结果它的主人是一名毒贩女友。”
当然,他们没明说的是——这只鸟,基本成了团伙覆灭的催化剂。
因为从证据链上讲,Mango出现在现金旁、说出交易暗号、背景还有毒品影像,这些都间接证明了Hilton与Garnett的贩毒活动。
这可能也是史上第一次,警方靠一只鹦鹉的“现场发言”敲实了案件。
![]()
总之,案件结束后,警方继续在追捕剩下的逃犯。而Mango的下落,媒体并未详细披露——很可能它已经被安置在一个“无犯罪记录”的新家,或者继续待在原地,但这次没人敢在它面前说行业暗号了。
也许它现在学的新句子是:
“你有律师吗?”
“警察来了!”
如果这事被拍成电影,估计片名就叫:《鹦鹉证人》或者《Mango:缉毒传奇》。
反正,这年头,别小看任何一个会说话的生物——它可能就是你故事里的“关键证人”。
Ref: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0e9l137pqeo
https://www.thesun.co.uk/news/36171272/parrot-busts-drug-gang-slang/
文|闪电
![]()
点「赞」「在看」为我们打cal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