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武夷山调研,认识了一个朋友,也是当地的制茶非遗传承人。
她跟我讲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她说武夷山过去很穷,早些时候,大家都吃不饱,谁还喝茶呢。所以茶也不值钱。那时候很多人都把茶树砍掉,种菜养鸡。
从江西那边逃难过来的人,来了她们村,村民排外,就把外来户赶进了山里。外来户就只能被迫在山里开荒。
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城市发展起来了,武夷山也出名了,茶文化开始复兴,武夷岩茶价格每年都在飙涨。
大家后悔死了,早知道多开些荒,就能多确权一些茶田。更后悔的是,深山里的茶,因为环境原因,质量好,价格堪比金子。
那些当初被赶进深山的逃难户,竟然摇身一变都成了大富翁。
听完这些故事,不禁感慨。
那些“后悔”的村民,未必做错了选择,只是没预料到 “大势会转向”。那些成了富翁的外来者,也未必是多有远见,只是恰好被时代的浪潮推到了浪尖。
并不是 “个人努力无用”,而是这一切告诉我们:
看清时代的趋势,理解 “什么会被时间滋养”,比盲目发力更重要。
就像茶树,在饥荒年代是负担,在文化复兴年代是宝藏,它本身没变,变的是时代需要什么。
而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个人都可能会被命运反讽。
比如那些被赶进深山的外来户,曾以为深山是绝境,却因深山的生态优势成了 “受益者”。
我们总在当下定义 “好与坏”:
顺遂时以为是坦途,困顿时以为是绝境,却忘了时间会给境遇重新定价。你此刻承受的 “不得已”,或许正藏着未来的 “不可替代”。
正所谓阴就是阳,阳即是阴。
她说,自从茶文化火了以后,村民就相当于躺着赚钱了。
最好的日子是在2015年以后,到了2019年就突然不行了。
其实是跟房地产周期息息相关的,当初房地产创富浪潮开启的时候,所有老板都流行送礼,而茶就是送礼的首选之一。那时候,所有茶的价格都在暴涨。
直到2019年,疫情来了,房地产被政策逼停以后,茶的需求顿时衰减,茶的价格也在纷纷下跌。
这个时代不好,又很好。
为啥呢?
她说,不好之处在于,生意难度变高了,没原来那么赚钱,好处在于,大家开始“真正喝茶”了。
真正能静下心来品茶的好坏,感受老祖宗留下来的茶文化的魅力,开始真正追求有工艺价值的好茶。
要知道在茶价最疯狂的时候,没有人在乎内容,只在乎包装礼盒好不好看,市场粗制滥造的茶太多了,导致真正的好茶被淹没其中。
这个跟房地产也有些类似。
比如2017年那会儿,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维权房,漏雨、墙皮塌陷、细如筷子的钢筋……出现了历史上,最差质量的一批房子。
反而现在,什么满得房率的第四代住宅,什么科技住宅都出来了。
事实上,任何产品一旦火过头了,就会脱离它的本质,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这个朋友说,感觉自己干不动了,决定把家里的产业慢慢转交给自己的00后女儿。
女儿也在场,很优秀。在外地读了大学后,果断回家从头开始学习茶生意。
她说,大家出身其实都不差,她们这样的茶三代,村子里有很多。但大多数年轻人都是躺平的,比如每年干两个月,把绿叶卖给收茶的企业,拿到一笔钱就开始享福了。
她生下来就有土地、茶树、家族传下来的种茶手艺,甚至可能有本地积累的客户关系。
但这却不能满足她的梦想,她想让更多人喝到好茶。
那么这就要面对, “传统手艺怎么对接新消费”(比如年轻人爱喝的冷泡茶、茶咖),如何从互联网、电商等领域寻找机会,如何不只卖青叶,而是让自己的茶也可以品牌化。
——这些是她的长辈所没教过的,得自己学习新技能,才能适应时代。这就是升级操作系统。
她给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我一定要沉下来”。
00后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可不多,“沉”对于年轻人来说,太珍贵了。
我还认识了另外一个外地的年轻人,也很有意思。
我问他,看到她们这些茶二代茶三代,生下来就坐拥金山银山,羡慕吗?
他说肯定羡慕啊,但是我们这些“一穷二白”的人,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不需要必须“守着什么”,可以去大城市打拼,开启从无到有的人生。
因为 “没什么可输的”,所以一路上都在奔跑,虽然苦了些,但得到的一定是自己的,非常有成就感。
这位年轻人生在资源匮乏的大西北,毕业后去了上海,步入了电商赛道,后来开启了直播事业,搞跨境电商,也是在茶赛道里发光发热。
现在小有成就,有自己的工作室,专门为当地的茶农铺设线上渠道。
所以有时候人生的关键,可能不是 “初始装备有多少”,而是 “操作系统能不能升级以及迭代”。
这次武夷山调研,让我看到了年轻人澎湃的生命力,从不抱怨环境,而是在自己所在的行业里,如何拼出一番天地,去拥抱变化,学习如何适应更有挑战的环境。
相反网上永远会有人说不公平。
事实上,不公平永远是既定事实,但主要是,如何看待不公平。
是自暴自弃,还是迎难而上。
换个角度看,命运给每个人的 “课题”,其实并不同:
给有产业的人,课题是 “如何不被存量困住,做出增量”;给一穷二白的人,课题是 “如何从无到有,建立自己的存量”。
没有哪个课题更容易。
种茶的女孩可能要对抗 “守旧的惯性”,白手起家的人可能要对抗 “资源的匮乏”,但解开课题的过程,都会让人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说到底,人生最动人的地方是:
“起跑线” 确实不同,但 “跑道” 从来不止一条。有人从茶园出发,有人从街角出发,有人跑向云端,有人跑向土地 —— 重要的不是起点在哪,而是跑的时候,眼里有没有光,脚下有没有劲。
本文完,如果喜欢,请点击在看。关于投资分享、实操思路、人生感悟和一线资讯,都会放在星球,有需要的读者,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后阅读。欢迎跟1W+投资爱好者共同成长,日富一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