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7日,党卫军二号人物海德里希乘坐梅塞德斯敞篷车正前往上班的路上。经过一个弯道时,车子不可避免地减缓了速度。
突然,一位端着冲锋枪的捷克青年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此人跃上公路,瞄准着近在咫尺的民族仇人。慌乱的司机不由自主地把车停了下来,准备弃车逃跑。
他扣动扳机,正在即将亲手干掉海德里希之际,手里的枪居然打不响了。反复拉动枪栓也没用。原来是自己刚刚在草丛里蹲太久,这把枪的复进簧让一节草杆给卡住了。
![]()
两人对视,尴尬一笑。
车上刚回过神来的海德里希掏出手枪正准备反杀。千钧一发之际,队友急忙启动方案二,扔出反坦克炸弹,正好滚到了车子底盘的位置上。随着一声巨响,海德里希被炸成重伤。他们趁乱逃过了纳粹的追捕。
这把差点坑死队友的枪,名叫司登冲锋枪。糟糕的性能和粗陋的造型让此枪获得绰号无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枪在整个二战时期居然生产了375万支,成为被英军与地下抵抗组织广泛装备的冲锋枪。
那么,司登冲锋枪到底是一款怎么样的武器,是怎么被研发出来的,为什么会被选为制式装备?
一、穷途末路的英国
海德里希是党卫军的二号人物。在他担任捷克总督期间,曾有系统地屠杀捷克百姓,消灭该国文化,试图将捷克人“德国化”。
捷克人对海德里希恨之入骨,称他为“布拉格屠夫”。复国特工们更是将他列为头号暗杀目标。
那两名刺杀海德里希的纳粹猎人,分别是加布锡克和库比斯。他们这次行动是英国人资助的,自然少不了英国武器。
为逃避党卫军的搜查,加布锡克行刺前先临时在大衣里组装冲锋枪,根本没机会试枪。再加上司登冲锋枪弹簧外露本来就很容易进异物。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整把枪直接就废了。
![]()
大英自有国情在。英国人造这把枪也有自己的苦衷。1940年6月,英国最大的盟友法国战败。英法联军残兵败卒乘船横越英吉利海峡一直逃到英伦三岛,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人是逃过来了,枪呢?回过头来才发现,刚才只顾着逃命,把枪全扔在海滩上了。
近2500门大炮、85,000辆地面载具、75,000吨弹药、416,000吨补给品、11,000挺机关枪和数万件轻武器成为英国战败的物证,遗留在敦刻尔克海滩上到处都是。
英国陆军自动武器奇缺。在盟国全部沦陷的情况下,又要独自与德国战斗。
英国正面临着工业和军事方面的内忧外患———德国U型潜艇日常袭击英国补给船,美国援助的租借法案还有一年就到期了。为了应对即将入侵的德国人,英国政府紧急实行征兵制来扩大国防基础。一个特别紧迫的问题摆在英国人面前,那就是如何武装新成立的国民警卫队。
直到1940年7月时,他们已有150万人。如果这个国家要生存下去,那么它的战斗人员就必须要有像样的武器。
![]()
英国人需要冲锋枪。在欧洲大陆的早期战斗中,英国步兵几乎人人都用李恩菲尔德栓动步枪。遇到装备了9毫米MP38/40冲锋枪的德国枪手就糟糕了,这款冲锋枪可以在200米的有效射程内以每分钟500发的射速碾压英国步兵。
除了增加火力外,冲锋枪也是装备非战斗人员和坦克车组人员的理想武器。因为他们需要小型、易于获取的武器,可以放在狭窄的载具里。
二、水管工人的杰作
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轻武器委员会一直对冲锋枪研发犹豫不决。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政府从美国进口汤普森M 1928型冲锋枪,并委托东伦敦的斯特林军备公司生产自己的9毫米兰切斯特冲锋枪,以供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使用,从而仓促获得数量有限的冲锋枪。
![]()
新冲锋枪有了,但没有冠以“皇家”之名的英国陆军作为“人下人”自然是无福消受。另外,昂贵得令人无法接受的武器是战时经济所无法承受的,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英国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造价低廉、结构简单、容易量产的冲锋枪。
![]()
敦刻尔克大撤退六个月后,恩菲尔德轻武器兵工厂的资深设计师哈罗德·约翰·图平绘制了一幅只包含两个移动部件的简化触发装置设计图纸。
然后,他找到武器供应部军备检查员雷金纳德·弗农·谢泼德中校。两人密切合作,仅用了39天,原型枪就出炉了。
枪的大部分零件采用冲压工艺,需要用到机床铣削的部位很少。一根铁皮水管就是枪身,透过侧身的枪栓槽还可以看到里面的复进簧。即使是非熟练工人也能用极短的工时把它造好。
陆军部对国产冲锋枪的要求不高,造价低廉,能听个响就行。
新枪被带到靶场试射。一枪,能响!两枪,能连发!全场响起激动的掌声,陆军终于有自己的冲锋枪了!
![]()
1941年3月7日,这款奇怪的冲锋枪正式被英国陆军采用,并从设计师姓氏里各取一个字母,后缀为恩菲尔德厂的“En”,定型为司登(Sten)冲锋枪。
斯登冲锋枪违背了所有的造枪规则。乍一看,它只不过是一根装有复进簧、弹匣、枪托、扳机的水管。英国士兵称呼它为“水管工人的杰作”。
这款3.2公斤重的冲锋枪可以每秒发射8发子弹,它有59个零件,造价9美元。相比之下,1940年美国M1A1汤姆逊冲锋枪的单价多达200美元。司登的大部分零件都可以用便宜的材料、快速的冲压和焊接工艺制造。只有枪管和枪机需要精密加工。
考虑到这把枪是用来打德国人的,将来还要援助给敌后的盟友们。所以干脆就用德军的9×19毫米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好了,弹匣也跟MP38/40同款。
![]()
由于采用了MP40的弹匣,所以司登的问题跟MP40差不多。把32发弹匣压满就会出故障,所以通常是一个弹匣30发子弹。
三、声名狼藉的恶臭气枪
1940年10月,希特勒推迟了他的海狮计划。英国工厂赶紧加大马力生产司登,并今后五年内不断增加员工、扩大生产。直到1945年年底之前,他们造出了数百万支司登。
这些出厂的枪品控很差,廉价这一优点为司登冲锋埋下了故障频发的隐患。
首先就是供弹问题。司登的弹匣井非常脆弱。在各种游戏和影视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拿司登弹匣当护木握持射击的。其实这种姿势是错误的,如果真的在战场上这么干,很可能就会出现供弹故障、卡壳、甚至是打着打着弹匣突然就掉了。
![]()
正确的办法是用手握住枪管罩筒,为了防止发热烫手,士兵们通常会在那个位置包块布。单发射击时用手架住扳机护环就行了。
斯登是一款采用反冲原理的枪,只要它的枪膛里还有子弹,刚好保险被意外打开———包括摔在地上,枪栓被衣服和树枝勾下来,甚至是复进簧把锁槽给顶坏了。那么它就会滴滴哒哒地响个不停,把整个弹匣的子弹全部打光。
例如1943年,瑟堡空降作战的28名英国特战队员就是因为一把冲锋枪不慎走火,暴露位置,引来德军包围,最后全部被俘的。
1944年诺曼底登陆,宝剑海滩上的一艘登陆船因为一挺司登保险被打开,导致持续走火,整艘船的英军都被团灭。
一些饱受斯登迫害的英国士兵亲切地称呼这把枪为“臭气枪”。冲锋枪手是英军队伍执行任务时最被孤立的对象,大家离他远远的,因为谁都不知道这把枪什么时候会走火。
![]()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缺点居然被英军利用了。
进攻楼房的时候,一队步兵只需把一两挺装满32发子弹的司登冲锋枪扔进窗户里。遭到意外撞击的司登就会保险大开,进入自动射击模式,四处旋转发出嘎吱作响的枪声,直到把楼里的敌人全部清空。
四、抵抗组织的神器
这对粗制滥造的铁管虽然很丑陋,但起码需要它发射子弹的时候,它一般不会哑火。
当一位孤立无援的抵抗组织成员走进一个村庄或一栋房子时。面对穷凶极恶的德军,司登冲锋枪将会是他最可靠的武器。虽然它干不过超过一百米的目标,但是可以保证在50米内指哪打哪。
除了英国人的援助,许多欧洲抵抗组织也生产自己的司登枪,但通常是在秘密作坊中偷偷进行的、并且频繁地被打断。
丹麦的抵抗组织自己生产了大约1,000把司登,英国人向他们空投3,500把、船运1,000把。
挪威人在奥斯陆的地下作坊里制造了800把。波兰抵抗组织制造了1,300 把。这些枪几乎都是由当地铁匠和普通工人手工制造的。
![]()
斯登冲锋枪使用的是欧洲大陆常用的9毫米手枪弹,而非美军的11.43mm手枪弹。这使得敌后作战的人员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获得弹药补给。这使得司登成为欧洲众多抵抗组织的首选武器,从法国的狭窄车道伏击到1944年8月的华沙起义都有这把枪的身影。
它可以在几秒钟内拆卸,然后装进降落伞盒,或者迅速隐藏在假墙后面、地板下面。使用司登冲锋枪几乎不需要经过任何正式训练。一旦一名抵抗战士学会了基本的装卸,接下来他只需要知道怎么把枪指向正确的方向并扣动扳机就行了。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敌后作战的人们想要反抗纳粹,却缺少像样的自动火力。而司登冲锋枪的大量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司登冲锋枪虽然不是二战时期最好的冲锋枪,但无愧于最经典冲锋枪之列,它是真正适合那个年代的枪。
文/和平之风
参考资料:
1、《司登微声冲锋枪与其消声器》,王战锋、范宇翔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名枪——司登冲锋枪》,韩奎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