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初,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遇了罕见的大溃败,超过百万的伤亡人数给了德军很大的打击,从斯大林格勒的撤回的士兵们,经过纳粹名将曼施坦因的整编,勉强打造了一个10万人的新南方集团军。
而战场的另外一方,苏联军队士气高涨,斯大林兴奋地下令50万大军向西进军,收复乌克兰重镇哈尔科夫地区。
![]()
哈尔科夫是什么地方,为何苏联和德军为何会在这里多次拉锯?面对士气和人数上的双重差距,曼施坦因如何避免兵败如山倒反败为胜?
一、乌克兰的心脏
早在16世纪末,哈尔科夫就作为北方的要塞而建城。沙皇俄国工业革命之后,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手工业从事者,到了19世纪后半叶,依托于顿涅茨克煤田,哈尔科夫逐步修建起了铁路和工厂。
苏联十月革命后,哈尔科夫一度成为乌克兰的首府,它在1934年让位于基辅。但是这里依然是苏联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鼎鼎大名的苏联T34坦克就是由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生产的,此外,这里还部署着飞机制造厂、内务部工厂、涡轮机制造厂等重要的军工业。
哈尔科夫的军工体系十分完善,生产类目也非常全面。从SU-2攻击机到82MM迫击炮再到冲锋枪,在这里几乎可以生产苏军的所有战斗物资。同时,哈尔科夫还是苏联最大的铁路集散地,这些数量庞大的武器通过哈尔科夫的铁路运输网,送往前线加入战场。
![]()
正是因为他的重要性,哈尔科夫从一开始就被德军列入了巴巴罗萨的重点攻击计划中,并在1941年成功由德国第6集团军将其攻打下来。
二、把拳头收回来
1943年初,经过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伤亡惨重,而苏军士气为之一震,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趁着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士气,决定直接进逼高加索一带,收回失地。
此时,曼施坦因收拢斯大林格勒的残兵败将和自己的本部,共同组成了新的南方集团军,由他自己担任指挥官,但这支军队战斗力比起以前大为下降,原先的15000人的满编师大概剩下了每个师11000人左右,坦克和装甲车也仅有原先的80%的数量。
而他将要面对的是气势凶猛的苏联西方面军第3、5、6集团共50万人的战斗力。
![]()
德军迅速转火,分成3个方面包抄了西方面军。23日,德军第48装甲军和党卫军第1装甲军胜利会师完成了合围,猝不及防的苏联西方面军一战即溃,伤亡超4万多人,不过由于人数差距实在太大,苏军大多数人还是得以逃脱。
1943年1月,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以2个集团军的兵力,果断逼近库尔斯克、哈尔科夫一线发起攻势,驻守该地的是战斗力极低的意大利和匈牙利仆从军,一战之下,直接崩溃。
第60集团军突入敌后,和正面的方面军形成包抄,强大的兵力优势之下,仅仅用了不到10天就攻占了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甚至长驱直入,逼近原南方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扎波罗什。
得知消息后,希特勒大为震怒,他直接坐着飞机飞抵了曼施坦因的司令部,对着他一顿臭骂,并声称要撤换他刚刚得到的南方集团军指挥官的头衔,但是在苏军大举进攻的情况下,临阵换将显然不适合,于是他将兰兹将军作为替罪羊直接处决了。
![]()
战场的另外一端,苏军正沉浸在节节胜利的喜悦中,这是苏军自苏德开战之后能够取得的最大的战果,斯大林下令,让苏军向第聂伯河挺进,进一步扩大战果。
但是,迷失于胜利的苏军并没有意识到,此时的苏军补给线已经超过了600公里,各军之间的距离也日渐拉开,所以尽管苏军和德军之间的人数比超过了8比1,但是在局部地区,德军的人数却超过了苏军,而苏军和德军的坦克比率超过了10比1!
当曼施坦因通过谍报系统得知苏军开始缺乏燃料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反击时刻已经到来了。
三、灵活的拉锯阶段
19日,苏军的右翼波波夫集群抵达第聂伯河渡口,结果一头撞进了曼施坦因精心准备的口袋里,德第48装甲军和党卫军第1装甲军发起了攻击,面对着敌人与河流,苏军无路可去,遭到巨大的损失。
![]()
波波夫中将向斯大林请求撤退,但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斯大林,却要求他继续向西进攻,在德军猛烈的炮火下,这支军队很快就被消灭了。
德军迅速转火,分成3个方面包抄了苏联西方面军。23日,德军第48装甲军和党卫军第1装甲军胜利会师完成了合围,猝不及防的西方面军一战即溃,伤亡超4万多人,不过由于人数差距实在太大,苏军大多数人还是得以逃脱。
大败之后,斯大林迅速调整了策略,他命令沃罗涅日方面军坦克第3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进击曼施坦因,希望能够里应外合夺回失地,但是这些仓促行军的战士们已经是久战的疲兵,在德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没有造成大威胁。
![]()
到3月初,苏军第5集团军几乎全军覆没,由于西方面军的溃败,原驻守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右翼已经暴露在德军的面前。
曼施坦因当即调整了策略,他下令让坦克第4集团军向苏军的坦克第3第6集团军发动了攻击,而苏军此时因为缺乏补给以及长期作战,能形成战斗力的坦克只有70辆,完全不是德军的对手。
苏军再度溃败,残兵向西突围,坦克第3集团军除了第6近卫骑兵军之外,全部被消灭。
至此,进攻哈尔科夫的苏军几乎都吃了败仗,斯大林无奈之下,只能暂缓列宁格勒的拉锯战,抽调苏坦克第1集团军南下救援,但是这些军队在最快的时间也只能在3月底抵达。
之前在德军进击下顽强存活的苏联第6近卫骑兵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在哈尔科夫一带迂回作战,用自己的意志力拖了德军整整4天,在这段时间里苏军收束了溃败之势,在沃罗涅日建立了防线。
![]()
3月14日,曼施坦因调兵,南面直逼博戈杜霍夫,北面迫近哈尔科夫,此时的苏军已经无法和德军抗衡,只能被迫放弃哈尔科夫。装备精良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率先攻入城中,苏军长科普佐夫少将阵亡,他的残部死命杀出重围,所有的火炮和坦克等重火力损失殆尽。
17日,德军对别尔哥罗德发起钳形攻势,德军的精锐“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顺利攻占该地,哈尔科夫地区的苏军已经无险可守,进入全面溃败阶段,一度溃败了150公里。
![]()
但是德军实际上在人数上一直处于劣势,曼施坦因也不敢多做追击,在追击了一周之后,曼施坦因下令停下脚步回撤。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结束。
四、下一战的序幕
3月25日,苏军在克拉斯诺波利耶、別尔哥罗德及沿北顿涅茨河至丘古耶夫一线,重新构筑了新的防线,这正好让德军处于一个突出部中,为后来的库尔斯克战役埋下了一个伏笔。
战后清点苏军的伤亡、失踪加起来超过10万人,损失约6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各种火炮约1000门,飞机约400架,损失之大令斯大林也大为震惊。而相比之下,曼施坦因的总伤亡人数仅1万人。
![]()
这一战如果从一开始曼施坦因选择硬碰硬,他手上的10万人显然不足以和50万士气正旺的苏联军队抗衡,但是他利用斯大林的自大的心理和对军事的不够娴熟,运用灵活的攻击策略,果断放弃了哈尔科夫进行战术上的拉锯,构成在局部地区以少打多的形势。
战役后期德军采用逐个击破的策略,将苏联第3、5、6集团军一一击败,曼施坦因的指挥功力之深与德军的执行能力可见一斑。
但是经过了斯大林格勒的大败,德军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员来进行追击,否则苏军必定会遭受更大的打击,德军从原先的百万大军所向披靡,到此时的10万人马捉襟见肘。虽然曼施坦因可以利用战术一扫之前的颓势,却也没能挽回纳粹德军走向失败的大局。
文/之梦
参考资料:《失去的胜利》,曼施坦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