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景气,大厂也都陆陆续续宣布放假了。
![]()
清晨 7 点 40 分的纬三路,像条刚被摊开的旧传送带。穿藏青工服的工人裹着豆浆香涌进 “XX 风电” 的铁皮大门,保安室的广播循环着 “进入车间请戴护目镜”,声浪撞在车间外的梧桐叶上,碎成细细的风。
张姐攥着张 A4 纸站在树影里,纸角被手汗浸得发皱 —— 上头 “停工放假通知” 六个黑体字像块晒干的萝卜条,咽得她喉咙发紧。她抬头望第三排倒数第二个窗户:昨天还摆着她用旧的游标卡尺,挂着女儿送的卡通挂历(“妈妈上班要开心” 的字迹还沾着胶水印),现在那位置空着,玻璃反光里映出她鬓角的白发。
![]()
“就咱们仨?” 李哥把通知翻过来,背面的空白像块没写字的判决书。他的工牌还挂在脖子上,编号 “J-0317”—— 那是十年前工厂在老城区破厂房时发的,当时他攥着工牌跟老婆说 “以后有稳定饭吃了”,现在工牌的漆掉了一半,他的岗位从 “甲班数控” 变成了 “待岗”。
![]()
小陈站在最边上,手指飞快划着手机屏幕,查 “待岗兼职是否违法” 的词条。屏幕光映得他眼睛发亮:“通知说不能找其他工作,那我晚上去送外卖行不?” 张姐扯了扯他的袖子,指甲盖泛着青 —— 那是昨天给母亲揉肩膀揉的:“没看第五条?‘从事其他有收入工作受伤自己担责’,万一摔了,连医保都不一定报。” 小陈的手顿住,手机屏暗下去,露出他眼下的青黑 —— 上个月刚付了首付,房贷三千二,现在第二个月起生活费只有 2490,他不敢算 “缺口” 那两个字。
HR 办公室的玻璃隔断后,王经理把三张绩效表塞进文件柜。张姐的请假记录在六月 —— 母亲脑梗住院,她请了 5 天事假,绩效扣了 20%;李哥的调岗申请在七月 —— 工厂要把部分产能移到苏北分厂,他以 “孩子中考” 为由拒绝;小陈的良品率报告在八月 —— 上个月他的车床出了三次废件,比平均线低 3 个百分点。这些没写进通知的 “理由”,裹着 “生产经营困难” 的外套,变成了三张待岗名单。
王经理摸了摸桌上的《劳动合同法》,第 40 条 “无过失性辞退” 的条款被画了圈。如果直接辞退,张姐十年工龄要赔十个月工资(她月薪六千),李哥八年赔八万,小陈三年赔三万六,加起来二十一万。而待岗呢?第一个月发全额工资,第二个月起 2490,一年才三万多 —— 还能绑定他们不能找工作,“万一产能恢复,随时召回来”。他在笔记本上写这句话时,笔尖戳破了纸,像扎在什么软乎乎的东西上。
网友的评论像潮水漫进本地论坛。有人翻出工厂上个月的招聘启事 ——“急招数控操作员 10 名”,嘲讽 “一边招新人一边让老员工待岗”;有人 @市劳动仲裁委:“3 个人的停工,拿得出近三个月的订单下降报表吗?拿得出岗位取消的文件吗?” 做 HR 的网友留言更直接:“这是耗到你主动辞职,省了赔偿。”
市仲裁委的某律师在朋友圈转了这条新闻,配文 “证据为王”。他见过太多这样的案子:企业说 “经营困难”,但拿不出订单合同、产量报表,最后仲裁庭判违法,要补赔偿金。有次开庭,企业 HR 急得拍桌子:“我们真的困难!” 律师指着原告席上的工人问:“那为什么全车间就他一个待岗?”HR 哑了,因为原告的绩效表上,上个月还是 “优秀”。
傍晚 6 点,下班铃响了。张姐、李哥、小陈站在共享单车区,望着远处的公交站。风里飘来食堂的红烧肉香,往常他们会一起去打饭,张姐帮李哥多打一勺(他饭量大),小陈抢着付汤钱(“我年轻”)。今天他们只是沉默,看着工人涌出来,有人拍张姐肩膀:“咋没打卡?” 张姐笑,没说话 —— 她怕别人问 “为啥就你”,怕同情的眼神,怕窃喜的眼神,怕那些没说出口的 “你肯定犯了错”。
小陈的手机震动,是老婆发的:“今晚吃什么?” 他打了又删,最后发 “吃红烧肉”—— 其实他口袋里只有两百块,本来想给女儿买奶粉的。李哥摸出烟,给张姐递一根,张姐摇头:“戒了,省点钱。” 李哥自己点了,烟圈飘起来,遮住他的眼睛:“我家孩子明天模拟考,本来想陪他复习……” 声音被风刮走,像片碎叶子。
张姐摸了摸裤兜里的通知,纸皱得像朵揉烂的牵牛花。她想起昨天 HR 说 “公司不容易,你理解一下”,她当时点头,现在想问:“我理解公司,谁理解我?” 风里飘来小学的放学铃,她望着那个方向 —— 女儿在那上三年级,每天等她接。她发微信:“妈妈今晚早回家,做番茄鸡蛋面。”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盖过地上的落叶。工厂大门慢慢关上,保安室的灯亮了,照在他们的影子上,像三团揉皱的纸,像三个没讲完的故事。
后续会怎样?没人知道。也许张姐会去仲裁,也许李哥会辞职,也许小陈会偷偷送外卖,也许公司会拿出一堆 “证据”—— 但此刻,他们只是站在那里,等着末班车,等着明天的太阳,等着生活给个答案。
风又吹过来,张姐把通知往兜里塞了塞,摸了摸口袋里的降压药 —— 上个月刚涨了五块钱,现在生活费要砍到 2490,她得算着吃。远处的公交来了,她抬脚要走,李哥喊:“明天一起喝豆浆?” 张姐回头,笑了:“行,我带糖。”
豆浆摊的热气会裹住他们吗?会的吧。就像生活里那些没说出口的委屈,那些藏在通知背后的算计,都会被热气裹住,变成一口暖的、咸的、有点苦的豆浆 —— 喝下去,总能撑过明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