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了!2025年8月3日,加密货币领域迎来了一次突破性跨界——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搭乘蓝色起源"新雪帕德号"飞船,用10分14秒的亚轨道飞行,在太空与地球间划出一道创新轨迹。35岁的孙宇晨借此成为华人商业航天史上最年轻的太空参与者,这一身份不仅刷新了记录,更让区块链行业的探索精神首次与太空领域产生深度碰撞。从数字世界的代码构建到星际维度的实际跨越,孙宇晨用一场飞行证明:技术创新从未局限于单一领域,当区块链的突破力遇上太空的未知感,跨界探索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可能。
根据蓝色起源发布的最新任务数据,其"新雪帕德号"近日执行了一次具有跨界意义的载人飞行,6名参与者涵盖加密货币、地产投资、气象研究等多个领域。此次任务是蓝色起源载人航天项目启动后的第N次实践,累计运送人数已超过75人,持续推动着商业航天的边界扩展。作为2021年以2800万美元竞得此次飞行资格的参与者,孙宇晨在任务结束后透露,四年的等待终于换来梦想成真,并特别致谢贝佐斯团队的技术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竞拍所得资金已全部注入蓝色起源旗下的"未来俱乐部",专项用于全球青少年STEM教育支持。这场飞行不仅是个人的突破,更通过科技与教育的联动,为行业探索注入新的实践温度。
孙宇晨的成长轨迹跨越青海、广东,最终在北京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分别完成了历史学学士与法学硕士的深造。作为区块链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阶段的先行者之一,他于2017年创立了波场TRON网络。经过持续耕耘,该平台如今已跻身全球加密货币平台前列,位列第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波场网络上流通的美元稳定币USDT,其发行量一举突破757亿美元大关,不仅超越了以太坊,更占据了该类别稳定币总发行量的半壁江山。
此次太空飞行,在孙宇晨的定义中,既是对个人梦想的兑现,也是对"突破边界"理念的生动诠释。他曾在访谈中坦言,35岁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更像是一个"燃点",期待通过自身经历为更多人点燃追求目标的勇气。从早期深耕区块链技术落地,到如今投身商业航天领域探索,他的职业轨迹始终与前沿创新保持着紧密的联结。
贝佐斯执掌的蓝色起源曾披露,其创始人每年会通过减持股份的方式,从资本市场调集约十亿美金规模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撑太空探索项目的持续推进。这一商业航天领域的资金运作模式,与孙宇晨近期完成的太空之旅形成微妙呼应——作为区块链行业代表,他的飞行轨迹被业界解读为华人创业力量在航天领域渗透度提升的关键节点。当前,来自科技、金融等多领域的创新者正通过市场化航天平台介入太空开发,这种跨界联动不仅重构了产业生态,更以技术融合与资源重组的方式,为全球航天发展注入持续的创新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