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枫湾APP:一研究团队在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一项大样本量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每年的首次病毒载量评估低病毒血症(LLV)发生率,并分析与HIV感染者(PLWH)中LLV及后续病毒学失败(VF)相关的风险因素。研究已发表在《BMC传染病杂志》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LLV:PLWH在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实现病毒学抑制(VS)后,连续两次检测到病毒载量(VL)介于51-999拷贝/mL之间
VS:VL≤50拷贝/ml
VF:单次VL≥1000拷贝/mL
LLV会增加VF、死亡、HIV传播和耐药的风险,了解LLV的现状十分必要。中国的LLV患病率高达38.7%,但尚缺乏基于大样本量队列研究的数据来总结LLV患病率及其对VF的影响。
研究方法
研究从2011年1月1日-2023年10月30日的数据库中纳入了25607例PLWH,其中19930例符合研究条件。
纳入标准:ART启动时年龄≥18岁;ART持续时间≥6个月;ART开始6个月后至少有一次VL检测结果。
排除标准:接受单药/双药的PLWH;ART启动至首次VL检测间隔超过两年的PLWH。
其中:
![]()
一线ART方案: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1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二线ART方案:2种NRTIs+1种蛋白酶抑制剂(PIs)
三线ART方案:2种NRTIs+1种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s)
研究将LLV水平分为三组:51–199、200–399和400–999拷贝/ml,其中51-199最常见。
研究采用每年的首次VL分析LLV和VF患病率的年度变化。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ART治疗期间PLWH发生LLV的相关风险因素。
研究结果
①ART启动时,年龄较大与LLV高风险相关。
②ART治疗前CD4计数<200个/µL与LLV和VF风险较高都相关。
③在中国,使用一、二、三线方案治疗的PLWH中,LLV的发生率为10.4%-17.1%。其中,三线(整合酶)组的LLV和VF发生率低于一、二线组;二线(蛋白酶)组的LLV发生率最高,即使控制了依从性后,二线方案仍与LLV风险增加三倍相关。
④ART时间较长是LLV发生的保护因素,在一线和三线组中,较长的ART持续时间与LLV发生风险较低相关。但另一项中国长期一线ART治疗研究则表明,与ART治疗时间为12-36个月相比,ART治疗时间>60个月与LLV发生率较高相关。
⑤三组水平的LLV均会导致VF的发生,LLV水平越高发生VF的风险也越高。与VS相比,即使LLV仅为51-199拷贝/mL,发生VF的风险也更高,应频繁进行病毒学监测;高水平LLV(400-999拷贝/mL)发生VF的风险最高,是VS的3.54-5.50倍,应加强临床管理和干预策略。
局限性
首先,缺乏ART依从性、ART治疗前VL、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病毒抑制时间、基因型耐药检测和艾滋病事件等数据,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LLV和VF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其次,由于资源有限,大多数PLWH每年仅进行一次VL检测,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最后,接受二线和三线ART治疗的PLWH样本量较小,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结论
对于CD4计数<200个细胞/µL、年龄较大和使用PI的PLWH,要避免LLV发生,密切监测HIV病毒载量至关重要。鉴于PLWH发生LLV后更容易出现后续VF,应加强针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策略。
延伸阅读:中国常用艾滋药物汇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