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州东站全面下架泡面的消息引发广泛热议。站内候车厅的商店已停售泡面,取而代之的是捞面、拌面等产品。广州东站回应称,目前开行的均为动车组列车,根据相关规定,方便面属于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所以高铁车站均不售卖方便面,但旅客可自行携带。这一举措引发了公众对于高铁站是否应该取消泡面的激烈讨论。
从铁路部门的角度来看,取消站内泡面销售有其合理性。动车组列车车厢是相对密闭的空间,泡面的气味在车厢内不易消散,确实会影响其他旅客的乘车体验。尤其对于一些对气味敏感的人群,如孕妇、小孩、老人等,泡面的气味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而且泡面汤汁若洒漏,也会给列车保洁人员增加额外的清洁负担。从维护车厢环境卫生、提升整体乘车体验的角度出发,“去泡面化” 似乎是一种必然趋势。此前,上海虹桥站等高铁站也已实施类似举措,可见这是铁路部门在提升服务质量过程中的一种尝试。
![]()
然而,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泡面在出行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很多学生、务工人员以及工薪阶层来说,泡面价格实惠,一般 5 到 10 元就能解决一顿饭,是旅途中经济实惠的选择。在长时间的候车或乘车过程中,泡面方便快捷,开水一泡即可食用,能迅速缓解饥饿。若高铁站取消泡面销售,这些人群只能选择价格较高的高铁盒饭,或提前在站外购买食物。但站外购买存在诸多不便,且若旅客自带泡面进站,可能还会面临站内不提供热水冲泡的尴尬局面,这无疑损害了这部分旅客的权益。
![]()
实际上,公众对于高铁 “去泡面化” 的争议,本质上是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之间的博弈。铁路部门追求的是为大多数旅客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乘车环境,这是公共利益的体现;而老百姓希望在旅途中能够有经济、便捷的饮食选择,这是个人权益的诉求。要解决这一争议,不能简单地 “一刀切” 取消泡面销售,而需要铁路部门在服务上进一步优化。
一方面,铁路部门应优化餐饮供应体系,引入更多餐饮企业参与高铁供餐,加大平价盒饭的供应力度,让盒饭价格更加亲民,丰富餐食种类,满足不同旅客的口味需求。只有提供了更多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餐饮选择,旅客对泡面的依赖才会降低。另一方面,可以考虑采取 “分区管理” 模式,在车站或列车上设置专门的饮食区域,有食用泡面等气味较大食品需求的旅客可以到指定区域就餐,这样既满足了部分旅客的饮食偏好,又不会对其他旅客造成影响。同时,铁路部门也应明确规定车厢内禁止食用的食品种类,做到规则清晰、执行公正,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
高铁站 “去泡面化” 引发的争议,提醒铁路部门在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在维护公共环境与保障民众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让高铁服务真正做到让广大旅客满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