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司马光砸瓮、大羿射日、掩耳盗钟……当年学的知识都错了?

0
分享至

最近,

话题#辅导不了孩子的语文了#

在一些平台引起热议

一些视频发布者称

语文教材的部分内容出现了

所谓的“颠覆性修改”

司马光不“砸缸”了?

在相关视频中,有这样的内容:

“什么羿射日?”脱口而出“后羿”?

错!答案是“大羿射日”!


“凿壁什么光?”秒答“偷光”?

错!正确答案是“借光”!

“掩耳盗什么?”犹豫半天不敢说“铃”?

果然,答案是“盗钟”!

“司马光砸什么?”“缸啊”!

结果,课本写着“砸瓮”!

连岳飞背上刺的字,

都不是耳熟能详的“精忠报国”,

而是“尽忠报国”!

网友直呼“震碎认知”“一题不会”“这还怎么辅导娃?” 难道我们从小背到大的成语典故,教材真给“颠覆”了?



真有“颠覆性修改”?

记者查证了现行部编语文教材,并咨询了多位一线小学语文老师。结论是:所谓“颠覆性修改”,大多是自媒体的夸张!教材在保留大众约定俗成用语的基础上,对一些表述进行了更为严谨、规范的微调。

司马光砸缸?砸瓮?

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语文教师施玉洁介绍,“司马光砸缸” 改 “砸瓮” 是被误传的,实际上教材里还是沿用 “缸” 这种通俗的说法。而 “砸瓮” 说来自《宋史》记载司马光 “破瓮救儿”。

原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因为宋代的 “瓮” 指的是小口大腹的容器,“缸” 是后世的泛称。因此,课本会在注释里标注原文,这是兼顾了普及性和准确性。

掩耳盗铃?盗钟?

“掩耳盗钟”的原典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原文里写的确实是盗钟,教材里保留了“盗钟” 的原始出处说明;后人习惯说“掩耳盗铃”,是因为后来钟和铃形制相近,在民间流传中慢慢变成了 “盗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把两种表述都提一提,并对比《吕氏春秋》原文和后世的演变。

后羿射日?大羿射日?

“后羿射日”在现行语文教材中,确已改为“羿射九日”,这是为了区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一个是帝尧时期的射师大羿,另一个是夏朝有穷国君主后羿。为避免混淆,教材采用了更严谨的表述。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而“司母戊鼎”改成“后母戊鼎”,这是考古学界根据青铜器铭文研究做出的正式修订,“后”字在商代有“君主”的意思,2011年之后就统一编入教材了。

凿壁偷光?借光?

而对于“凿壁偷光”和“借光”,教师在教学中不会太纠结动词的差异,而是更看重让学生学习主人公匡衡的勤学精神,但也会引导他们关注古籍原文。


两肋插刀?两肋岔道?

此外,“两肋插刀”改“两肋岔道”就属于网络误传案例。“两肋插刀”出自民间的侠义故事,而 “岔道”的说法源于《隋唐演义》里秦琼的典故,并不是成语。两者本来语境就不同,网络上把它们混为一谈是误读了。

网友评论

对此,有网友觉得“完全没必要修改”

也有网友表示:

“改可以,但不能改来改去”



流传千年的经典表达

就要被现代研究的“修正”了?

语文教材作为语言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其每一处修改能激起公众对文化传承与时代适配的广泛讨论。前段时间,“一骑红尘”中“骑”字的正确读音也同样引起了大家讨论。“一骑红尘”究竟怎么读?你可能一直都读错了!

语言具有稳定性和习惯性,经过长期的使用和传播,一些语言已经深入人心,对它们的修改,需要人们重新适应和学习,增加了认知成本。是否修改,怎么改?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

比如,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古代文化史副教授武黎嵩认为,掩耳盗铃、凿壁偷光,这些说法并不是“约定俗成”的俗,这是经典,人们从汉唐、唐宋以来就这样说,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了。这些经典表述的形成往往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沉淀,现代人不能仅凭当下理解就扭转传统。他强调,语文教育应当以经典为准绳,经典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承与人文素养的培育,而非单纯追求实用功能或迎合大众流行。


而施玉洁老师认为,语言是活的,有变化也得有底线。像“空穴来风” ,原意是 “事出有因”,现在常被当成 “毫无根据” 用,不纠正,古籍意思就歪了;或者像广告改的 “咳不容缓”“骑乐无穷”等错误词汇,就属于有必要较真的。而像“司马光砸缸”,不影响理解,教学标注原文就行,没必要较真。


正如有媒体报道评论指出,与其争一个对错是非,倒不如重新学会看待文化的思维,学会保持开放的心态,建立起对历史文化更深沉的理解:历史文化的传递,并不是沿着一条笔直的线、单向流传而来,而是多方互动的过程。这当中有演绎有加工,有大众传播的约定俗成,有将错就错的机缘巧合,历史文化在结构和解构的反复中,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尊重历史的真实,也顺应大众语言的流变,或许是在这个多向互动的文化空间里,一种更现实的自处之道。

关于此次语文教材的修改

你怎么看?

你还知道哪些被误传的历史典故?

评论区一起聊聊

图文综合自江苏新闻、央视网、红星评论、视觉中国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色情行业赚不到钱时,经济真的该警惕了?

当色情行业赚不到钱时,经济真的该警惕了?

流苏晚晴
2025-09-17 18:05:22
我成了富婆母女的私宠,在她的四合院风生水起

我成了富婆母女的私宠,在她的四合院风生水起

谜想计划
2023-10-08 10:17:36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近史谈
2025-08-23 14:31:59
西甲公布各队薪资上限,皇马高达7.6亿欧,比巴萨多4亿

西甲公布各队薪资上限,皇马高达7.6亿欧,比巴萨多4亿

雷速体育
2025-09-19 19:53:23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09-19 00:16:16
刘震云:世界上有3件事最愚蠢:一是把钱借出去,等别人主动还...

刘震云:世界上有3件事最愚蠢:一是把钱借出去,等别人主动还...

清风拂心
2025-08-21 17:15:06
林依晨二胎产后3个月复出,镜头前瘦到脱相,腋窝黑色沉淀还未褪

林依晨二胎产后3个月复出,镜头前瘦到脱相,腋窝黑色沉淀还未褪

蒂蒂茱家
2025-09-18 19:33:47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叨唠
2025-09-20 03:10:41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搬砖营Z
2025-09-18 17:52:06
俄罗斯再度示好,百年前的欠条,至今未还,中俄关系再起波澜

俄罗斯再度示好,百年前的欠条,至今未还,中俄关系再起波澜

诗意世界
2025-09-19 17:41:43
86岁李双江和梦鸽游新疆,两人十指紧扣好恩爱!儿子李天一变低调

86岁李双江和梦鸽游新疆,两人十指紧扣好恩爱!儿子李天一变低调

小咪侃娱圈
2025-09-18 10:55:09
再见了!市区百年地标被彻底拆平!天津人最后的老念想,终究还是没了!

再见了!市区百年地标被彻底拆平!天津人最后的老念想,终究还是没了!

天津人
2025-09-19 21:09:27
菩萨告诫:蛇不轻易进屋,进屋总会发生这三件大事,定要留意!

菩萨告诫:蛇不轻易进屋,进屋总会发生这三件大事,定要留意!

萧竹轻语
2025-09-09 19:56:48
1988年授上将的17位将军,已经去世16位,唯一健在的是谁?

1988年授上将的17位将军,已经去世16位,唯一健在的是谁?

红色先驱
2025-09-18 19:45:05
真正的社会底层是啥样?网友:本就是打工的,只是恰巧读了几年书

真正的社会底层是啥样?网友:本就是打工的,只是恰巧读了几年书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7 00:10:10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有戏
2025-09-17 17:48:36
张学良向好友溥杰坦白:我和你妻子发生了关系,溥杰:我无所谓

张学良向好友溥杰坦白:我和你妻子发生了关系,溥杰:我无所谓

百态人间
2025-09-10 16:01:34
香港情侣在5平米廉租房中的一幕,彻底撕开了穷人最心酸的遮羞布!

香港情侣在5平米廉租房中的一幕,彻底撕开了穷人最心酸的遮羞布!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9-12 14:21:16
高调离婚后又要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高调离婚后又要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创意社V
2025-09-04 10:46:45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2025-09-20 04:23:00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13504文章数 2711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心理师5字秘诀,让写作业从鸡飞狗跳到母慈子孝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