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云南人吃菌子有多生猛?

0
分享至

云南人吃菌子有多生猛?


云南饮食如七彩云霞铺陈高原,集山水灵秀与民族风华。

横断山脉的屏障与澜沧江的滋养,造就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味” 的格局。

茶马古道上,马帮驼来中原的茶盐、西域的香料,与本地的稻麦果蔬交融。

彝族的锅庄宴承游牧古风,

白族的土八碗显农耕智慧,

傣族的菠萝饭融热带风情,

《滇南本草》所载 “山间百草皆可食” 的理念,至今仍在延续。


节庆饮食更见民俗温度。

纳西族三朵节的酥油茶暖透雪山寒气,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的绿叶宴藏着山林馈赠,

壮族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染尽春山色彩。

明代《本草纲目》记普洱茶 “解油腻牛羊毒”,而今这株古茶树已亭亭如盖,

《滇海虞衡志》盛赞的鸡枞、松茸一起,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见证。


岁月流转中,传统滋味不断新生。

过桥米线的 “热汤护鲜” 典故传颂百年,现代厨师又以菌菇高汤演绎新篇;

乳扇《大理府志》中的 “酪酥”,变身网红甜点乳扇沙琪玛。

正如古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云南饮食在守正创新中,让每一缕炊烟都飘着文化的沉香,

每一口滋味都藏着民族的记忆。


干巴菌

这货长得像被踩扁的马蜂窝,黑黢黢的褶皱里还夹着松毛,

看着像块陈年牛粪,但凑近一闻,香得板!

老昆明人讲:“雨季不吃干巴菌,一年白等这一回。”

这菌子脾气怪,只长在云南松的根根上,清洗时要像择鸡枞一样耐心,边冲水边搓泥。

本地人最爱的做法是“青椒炒干巴菌”

撕成细丝的菌子,配二荆条辣椒和大蒜,大火爆炒一分钟,

菌香混着松针的清气直往鼻子里钻。

汪曾祺当年在昆明吃过后,写它“有宣威火腿的香、曹白鱼鲞的鲜,还带点松毛味”!

干巴菌贵得像黄金,盛产期能卖到上千块一公斤,但云南人舍得。

老辈人说,这菌子是山神给的礼物,吃一口能香三天。

外地人来云南,不尝这道“菌中怪咖”,等于没摸到雨季的魂。


鸡枞菌

云南菌界的“顶流”,自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以来,便以“味似鸡肉”闻名。

这种与白蚁共生的真菌,

生长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区,形似小伞,菌盖褐鳞密布,菌柄粗壮带假根,肉质肥厚洁白。

口感鲜甜香脆,肉质细嫩如丝,入口鲜味化开,堪称“固体鸡汤”

清炒、炖汤皆宜,尤以火腿蒸鸡枞最绝,

火腿的咸香渗入菌丝,菌汁的清甜反哺肉质,咬一口,鲜得眉毛都要飞起。

外地人来云南,不尝这口“菌中之王”,等于白跑一趟!


松茸

山野里的“菌中爱马仕”

松茸,云南人喊它“臭鸡枞”,外地人叫它“菌中皇后”

生于松林下,菌盖褐如鹿茸,菌柄白似凝脂,7000年前就扎根香格里拉原始森林,

宋代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早给它起了名。

松茸为啥金贵?

一是长得慢,五年才冒头;二是娇气,只能跟松树栎树“共生”,人工种不了。

吃松茸,云南人讲究“鲜”字当头。

刺身最原始,冰镇切片蘸芥末,入口像咬了口山风;

黄油煎更香,铸铁锅慢煎,外皮焦脆,里头嫩得能化;

炖鸡汤最补,松茸的鲜和鸡油混成金汤,喝一口眉毛都要飞起来。


松露

滇西老农管它叫“猪拱菌”,这名字接地气得很,毕竟早年都是靠母猪嗅觉找这玩意儿。

你晓得不?这玩意儿在欧洲贵族餐桌上是“厨房的钻石”,

但在云南米线摊上,老板能给你免费刨两片当浇头。

松露长得像个皱巴巴的煤球,切开却有大理石纹路,

闻着像泥土混着麝香,还带点芥末的冲劲。

生吃脆甜,烤了反而香气更浓,当地人最爱拿它炖鸡

松露鸡汤做法简单,鸡肉焯水后和羊肚菌、松露片一起炖,撒把盐就成,喝一口鲜得能咬掉舌头。

别看它现在金贵,早年间云南人拿它泡酒、喂猪,

直到专家发现这玩意儿和法国黑松露基因相似度96%,这才翻身成了“菌中之王”。


牛肝菌

牛肝菌历史悠久,在云南的山林里已生长多年。

菌盖厚实,表面光滑或有细微鳞片,菌柄粗壮,整体像个敦实的小胖子。

不同品种颜色有别,黑牛肝菌如墨染,黄牛肝菌似金镀,白牛肝菌若脂凝

说到口感,那叫一个绝!

咬上一口,脆嫩多汁,鲜香在舌尖炸开。

黑牛肝菌香味最浓,黄牛肝菌煲汤超鲜,白牛肝菌口感爽滑

云南人做牛肝菌,常和火腿、青椒一起炒,再放些蒜片提味,“滋啦”一声,香味直窜脑门,

最后撒把葱花,香得嘞,能把人魂儿都勾走!

外地朋友来云南,可别错过这美味。


羊肚菌

在云南,雨季一到,松林腐叶下就冒出朵朵“羊肚”,老饕们拎着竹篮钻山。

这其貌不扬的蜂窝状菌盖,可是汉代就入药的“草八珍之首”

当地人更信“年年吃羊肚,八十满山走”的俗语。

羊肚菌的鲜,是脆嫩与柔滑的矛盾体。

菌盖凹凸如蜂窝,蛋壳色褶皱里藏着山泉的清冽,菌柄中空却弹牙

咬下去“咔嚓”一声,鲜甜汁水裹着松针香漫开,比松露多了分野性,比鸡枞更添层次。

云南人最爱的吃法,是拿它炖土鸡

泡发的菌子连水带肉倒进陶罐,文火煨两小时,汤头金黄透亮,喝一口浑身毛孔都张开。

外地人来打卡,别错过“黄油煎羊肚菌”。

本地菜馆用楚雄产的鲜菌,对半切开后煎得两面微焦,撒黑胡椒和海盐,外脆里嫩,奶香混着菌香直窜鼻尖。

老饕提醒:泡菌水别倒!沉淀后煮面。


黑虎掌菌

这菌儿可不简单,北纬30°的神秘纬度才让它安家,楚雄、丽江的高山悬崖是它的专属产房,

永乐帝追杀建文帝的传说都跟它沾边,

说是黄虎星下凡化作菌子救了皇命,妥妥的“皇家贡品”出身

黑虎掌菌长得霸气,灰褐色的菌盖布满黑鳞片,

菌刺密密麻麻像虎掌纹路,肉质厚实

最绝的是那股子浓香,新鲜时能飘半里地,

晒干后更甚,放屋里一宿,满屋子都是山野的鲜劲儿!

本地人吃它讲究个“鲜”字,鸡汤里丢两朵,文火煨足两小时,菌香混着鸡油香,喝一口眉毛都要飞起来。

要是炒个青椒,大火快炒,临出锅淋勺花椒油,脆嫩中带点麻辣,下饭能扒三碗。


青头菌

通体青翠,菌盖如孔雀石般泛着微光,菌褶细腻如婴儿肌肤,菌柄洁白似玉

只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洁净山林现身,是云南人说的“青头Jer”,外地人叫它“山林翡翠”

老昆明人讲究“菌不离土”,摘时留点菌脚泥,回家用苍山雪水慢煨,

配土鸡或火腿,撒把香柳叶,鲜得能鲜掉眉毛。

本地娃儿最馋“菌包肉”

掰开菌杆铺碗底,菌伞塞满调好味的肉馅,蒸饭时搁灶头,饭熟菌香飘满屋。

迪庆藏民则把菌子穿成串,悬在火塘梁上自然发酵,做成可存三年的“菌肉干巴”,冬日里撕一片配糌粑,高原的寒气都散了。

白族阿婆说:“这菌子性平,明目又泻火,夏天吃最熨帖。”


鸡油菌

老辈子喊它“黄金菇”,学名叫鸡油菌

这菌儿长得像小喇叭,菌盖油亮亮,菌褶像梳子齿,捧在手里头,活脱脱块琥珀。

你莫看它其貌不扬,咬一口,菌汁混着油香“滋溜”冒出来,像鸡油在舌尖打滚,怪不得叫这名!

捡回来的鸡油菌拿软毛刷轻轻扫泥,切莫泡水!

老厨师教的路数:猪油煸香干辣椒,下宣威火腿片炒出油,再倒菌子慢火翻十五分钟,

等油汁变清亮,撒把青椒一焖——那叫一个香得直钻天灵盖!

年轻人还爱搞点新花样,黄油煎了配意面

或者剁碎包馄饨,咬开皮子“噗”地爆汁,鲜得眉毛都要飞起。

这菌儿不光好吃,还是个“养人精”。

《滇南本草》里头写它“温中健胃”,现代研究说它维生素A足,护眼又润皮肤。

但记着咯,菌子必须熟透!


竹荪

当地人喊它“菌儿”,外地人来了都得尝一口这“雪裙仙子”

竹荪在唐代《酉阳杂俎》里就有记载,

清代《素食说略》还教人用高汤煨它,说“清脆映美,得未曾有”。

这货长得仙,深绿菌帽、雪白菌柄,顶着圈透明网纱裙,像从竹林里走出来的精灵。

口感更绝,脆嫩爽滑,当地人最爱拿它炖老母鸡,或者和火腿、胡萝卜烩一锅,叫“竹荪烩鸡腰”,滋阴补阳,汤色清亮得能照见人影。

竹荪还藏着一手绝活——防腐,夏天和肉同煮,肉能保鲜不馊


除了上面提过的这些菌子之外,

还有红菇,金耳菌,白参菌,一窝菌,铜绿菌,奶浆菌,老人头菌,谷熟菌,皮条菌,珊瑚菌等。

这些深藏林间的精灵,各有怪癖,却共赴一场云南人舌尖的冒险盛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自己亲口承认,中国送来的反制清单,让他有些失去理智

特朗普自己亲口承认,中国送来的反制清单,让他有些失去理智

头条爆料007
2025-11-03 19:22:07
北京一小伙车流中清理掉落一地的尖锐物被爆赞,当事人:施工器材,可能是工程车辆遗落

北京一小伙车流中清理掉落一地的尖锐物被爆赞,当事人:施工器材,可能是工程车辆遗落

潇湘晨报
2025-11-03 15:10:41
玉石“骗局”: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把它当宝贝?

玉石“骗局”: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把它当宝贝?

白夜若梦
2025-10-29 16:59:27
没想到,去银行提金被拒了

没想到,去银行提金被拒了

邓姐姐的美好生活提案
2025-11-03 18:53:12
大西南剿匪,究竟牺牲了多少解放军?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大西南剿匪,究竟牺牲了多少解放军?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知鉴明史
2025-10-03 18:45:03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起喜电影
2025-11-03 12:50:46
钱再多有啥用?75岁“风流妖精”刘晓庆,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钱再多有啥用?75岁“风流妖精”刘晓庆,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3 03:50:01
抗战时徐向前为啥失去军事指挥权?原因是他政治上愚钝触及了底线

抗战时徐向前为啥失去军事指挥权?原因是他政治上愚钝触及了底线

狮拓一叶知秋
2025-05-01 23:55:55
女子跑去玉米地约会,农户晒出现场照片:纸巾扔了一地

女子跑去玉米地约会,农户晒出现场照片:纸巾扔了一地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0-29 08:37:15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12 18:26:37
活的大闸蟹不能“坐”上海地铁?一天十几人被拦下,“建议另寻出行方式”

活的大闸蟹不能“坐”上海地铁?一天十几人被拦下,“建议另寻出行方式”

新民晚报
2025-11-02 21:39:38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健身迷
2025-10-16 10:10:40
女副镇长将漂亮妹妹介绍给新任县委书记,妹妹怀孕后她获得了提拔

女副镇长将漂亮妹妹介绍给新任县委书记,妹妹怀孕后她获得了提拔

乔生桂
2025-06-12 16:01:09
全红婵全运会带娃!变壮更好戴腰凳,谢思埸满足她当“德华”愿望

全红婵全运会带娃!变壮更好戴腰凳,谢思埸满足她当“德华”愿望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4 00:21:12
40岁后才懂:这些年瞎花的钱,全是交了智商税!

40岁后才懂:这些年瞎花的钱,全是交了智商税!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2025-10-27 17:35:07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怀疑探索者
2025-11-02 21:29:01
“黑马”泰州队夺冠,奖励传言炸翻全网?江苏省体育局:假的,未听说这样的奖励

“黑马”泰州队夺冠,奖励传言炸翻全网?江苏省体育局:假的,未听说这样的奖励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4:13:12
电影《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官宣11月14日内地上映

电影《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官宣11月14日内地上映

极目新闻
2025-11-03 20:13:29
哈兰德:在我被换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范特西玩家不太高兴

哈兰德:在我被换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范特西玩家不太高兴

懂球帝
2025-11-03 03:13:16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霹雳炮
2025-11-01 20:55:50
2025-11-04 02:59:00
风烟食录 incentive-icons
风烟食录
风烟袅袅传古韵,食录点点品人生
1135文章数 2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亲子
时尚
旅游

数码要闻

苹果邀请英国iPad用户共创“圣诞树”,获奖作品将在伦敦总部点亮

小岛秀夫谈最喜欢的死亡搁浅2角色:可惜不能复活他

亲子要闻

接受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然发展,多看电子产品没什么问题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旅游要闻

上海迪士尼官宣"更新"!再造第四座主题酒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