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长龙镇长久村的竹稻又迎来了收割季。
村支书刘本宴手里的竹稻比普通水稻矮壮,稻穗却坠着金黄谷粒。这种竹子和水稻杂交的新稻种,村里已种了两年。
2023年镇干部看电视发现广州竹稻好,连夜查线索追到云阳。尝过竹稻米的清香软弹后,大伙决定在土地平整的长久村试种。
头年试种80亩因栽晚了产量一般,却看出了竹稻的硬本事。秆子有韧性不怕风吹,叶片硬实能挡虫咬,根扎得深耐旱省力。
今年扩种到200亩,3月插秧后100多天,眼下收割机正轰隆隆作业。
村民刘超家10亩田估产千斤,比普通稻少不了多少。
虽说脱粒时碎米多、出米率稍低,可谷子每斤3元仍不够卖。这两天日头毒得很,晒得田埂发白,得赶紧抢收归仓。竹稻米自带竹香,还有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的黄酮,城里客商抢着订。
但要留意接下来的天气——预报说后天起持续高温。刚收下的湿谷不能堆着,得赶紧摊开晒,或找烘干设备。
村里的“村集体+农户”模式让大伙尝到甜头,可也有新挑战。竹稻加工时得格外小心,稻穗细容易掉粒,得调试机器转速。
咱农民种地,老经验不能丢,科学法子更得学。就像竹稻抗倒伏这事,除了品种好,平时施肥也不能偏了。
氮肥多了秆子虚胖,钾肥跟上秆子才硬实,这是农技员叮嘱的。接下来镇里要注册品牌、做检测,还要试种高秆品种搞稻鱼共生。咱种粮人最盼风调雨顺,可老天爷变脸时得有招。
竹稻耐旱是长处,但若遇连阴雨,排水沟还是得提前挖深。现在当务之急,是趁着高温把稻谷晒干,别让潮气坏了粮。拿不准烘干技巧的老乡,赶紧找村里农技员,别耽误了工夫。
种地就像过日子,得盯着老天爷的脸色,更得琢磨作物的脾气。竹稻能在咱山村里扎根,靠的是敢试敢闯,更靠摸准了它的习性。
后天高温烤田,晒谷场要抢时间,烘干机要提前检修。粮食进仓才算丰收,每个环节都得盯紧,咱农民最懂这个理。
未来几天把粮归仓,秋冬播种时,说不定又有新盼头。
庄稼汉的日子,就是跟着老天爷的节奏,把地种精,把日子过稳。
关注网易号,后续竹稻种植新技术、天气预警早知道!
记住了,粮食是咱的底气,护好粮袋子,日子才踏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