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一款名不见经传的国产游戏Demo彻底杀疯了。
你可能已经看过它的二创视频在B站上刷屏,也可能是在Steam的评论区里见过玩家哀嚎说“玩不到游戏的完整版就好像身上有弥陀在爬”。
仅仅只靠1个小时的试玩内容,《乌合之众》的Demo就在Steam拿下98%好评率,B站上实况视频播放量轻松破了百万,而它背后的南斋工作室,居然是个只有7个人的“小破团”。
▌这支团队,到底什么来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支团队连专业的程序员都没有,在2020年立项的时候只有两个人,全是靠策划硬着头皮自学编程,现在团队扩充到了7人,但大部分成员居然还都是没进过大厂的毕业生。
更让我惊讶的是,核心成员都是清华美院、华南理工这种名校毕业的。按理说,他们完全可以去拿一份体面又高薪的工作。
可他们偏不,宁愿窝在出租屋里啃硬面包,四年间三次推翻重做,项目也差点胎死腹中。中途他们甚至还跑去做了一款休闲小游戏《料理乱斗》,算是给自己换了口气。
结果,就这样一个看似不太靠谱的组合,居然做出了今年最惊艳的中式悬疑Demo。
▌游戏到底啥样的?
游戏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闽南陶瓷小城“乌山县”。在当地有一尊被称为“弥陀”的巨佛,而坊间一直传它是活的。
但在2009年夏天,这尊佛像突然凭空消失了。玩家要扮演6个身份完全不同的角色,回到佛灭前的一个月,解开谜团。
试玩版虽然只开放了第一章,但感觉游戏的细节已经让我挑不出毛病了:
· 一开场就是闽南语的旁白,立刻就把我带进那个潮湿黏腻的南方小镇氛围。
· 墙上随手涂的“螂”字、老式手机上的贪吃蛇小游戏,这些小细节更是一下把我拉回了2009年。
· 光影的处理特别绝,比如主角衣服的破洞和门洞重叠,暗暗形成了一个视觉隐喻。
游戏的叙事节奏也很让我意外,不同于《烟火》那种慢慢煨的感觉,这款走的是“快节奏颅内爆破”路线,落魄陶匠秦小南以为得到神谕能翻盘,结果一秒陷进了生死迷局。
短短1.5小时的Demo里硬是塞了三重反转,我当时真的是玩到手心全是汗。
▌没钱有没钱的玩法
玩过之后,我认为这支团队成功的杀手锏就是:没钱反而逼出了创意,比如没有专业动画团队,他们就用“局部的叙事”来放大游戏里的细节:
· 香炉前递纸条的手布满了皱纹,一眼就能感受到那份沧桑
· 小偷田箴的手指动作很灵活,从细节上就能猜出她的身份
· 森正学手背的伤疤,背后似乎藏着一段杀戮过往
这些片段就像拼图一样,让玩家自己在脑子里补全故事,比直接给你全景还要让人毛骨悚然。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把进庙掷筊、焚香祈福这些传统仪式,做成了游戏里的解谜关卡。
而闽南语配音也不是单纯为了接地气,而是承载了很多口述怪谈的氛围,更聪明的是,他们融合了粤东、闽西等地的文化,创造了一个叫“乌山县”的地方,既规避了现实争议,又保留了那种陌生化的神秘感。
▌爆红只是第一步
不过,话说回来,爆火之后的挑战才是真正的硬骨头。我看到有玩家们已经开玩笑(或者说半真半假)的下了死命令:“饿了渴了困了都得做游戏,别歇着。”可期待值太高不一定会是好事。
大家开始担心:正式版会不会没有配音?后续章节能不能维持这么高密度的叙事?毕竟现在这才只是四章中的开头。
而且,这个曾经为了完美三次推翻项目的团队,现在已经被架在了“国产悬疑天花板”的位置,我看到评论区里“年度最佳预定”刷得飞起,所以我也很想知道,他们还能不能保持最初的那股劲呢?
▌结语
最后,我认为有个玩家说得很对:香火厂的一把火,不仅点燃了乌山,也点燃了更多中国游戏人的心。确实,当一群名校毕业生宁愿缩在小工作室里啃硬面包,当一个草台班子能花四年死磕一个Demo,这说明国产独立游戏的土壤里,正在冒出倔强的新芽。
不过啊,南斋工作室的同学们,咱们是不是先把正式版的发售日期定下来?玩家们现在可是真的身上有弥陀在爬了!
*每天推送游戏资讯、新游推荐、游戏杂谈等,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