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底到2025年的港股创新药,是全市场表现最好的资产之一,也是医药投资人的难得的战略性机遇期。
多家港股创新药公司的股价,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涨幅,上演了让无数投资者为之心跳加速的“暴力美学”。
以港股18A板块第一家上市公司歌礼制药为例,这家股价最低曾暴跌95%的创新药公司,一度是“港股18A彻底完蛋了”的标杆性案例。
但是从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至今,在12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歌礼制药的股价上涨幅度近20倍,不仅收复上市以来的全部失地,并且创下历史新高。
![]()
2018年8月1日,歌礼制药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募资超30亿港元,成为港股18A规则下首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上市公司,也标志着港交所2018年4月新增的《主板上市规则》第18A章正式落地。
但是歌礼制药此后的股价表现,完全没有撑起“港股18A第一股”应有的台面。
从2018年8月到2024年8月,歌礼制药的股价从最高的14.9港元/股,一路下跌到0.76港元/股,下跌幅度达到惊人的95%,成为诸多投资人心中难言的痛。
如此糟糕的股价表现,背后是歌礼制药不断遭遇挫败的商业化管线。
2020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歌礼制药战略性放弃了首个本土原研丙肝药物戈诺卫,此后又终止了与罗氏的干扰素派罗欣的销售合作,基本退出了赖以起家的肝病药物市场。
随后,歌礼制药抓住了新冠药物的风口,成功上市利托那韦片,但是随着疫情的结束,这款药物的商业化最终也归于沉寂。
可以说,在辛辛苦苦了多年之后,歌礼制药仍然手中空空。
但是,最绝望的深渊,恰恰也是希望的起点。
在2024年下半年,歌礼制药抓住了最火爆的代谢赛道。
目前,歌礼制药至少有三款代谢类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ASC30(小分子GLP-1R激动剂)、ASC47(THR-β激动剂)、ASC40(FASN抑制剂)。
这三款管线,各有其独特的优势。
其中,ASC30为首款可每日一次口服和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在研小分子GLP-1R激动剂,半衰期长达36天,拥有美国和全球化合物专利保护。
在美国Ib期研究中,ASC30每日一次口服片显示,经4周治疗后,安慰剂校准后的相对基线的平均体重下降高达6.5%。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可以获得ASC30口服13周IIa期研究的顶线数据。
ASC47是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脂肪靶向药物,具有长达40天的半衰期。
在饮食诱导肥胖的小鼠模型中,ASC47在脂肪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相较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均显著更高。
ASC47的联合用药研究显示,在低剂量下,ASC47与司美格鲁肽联合使用比单用司美格鲁肽减少更多脂肪,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ASC40是一款选择性的脂肪酸合成酶(FASN)口服小分子抑制剂,歌礼制药拥有其大中华区权益。
凭借以代谢类药物为核心的在研管线,歌礼制药重回巅峰。
歌礼制药的股价从暴跌95%到狂涨20倍的传奇历程,既是一堂生动的创新药投资风险教育课,也是一个极好的创新药投资魅力的例证。
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