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驻村工作队和爱心企业帮忙,我这8000斤西瓜就要烂在地里了!”朱杖子乡后白枣山村瓜农陈青捧着刚结算的7200元西瓜款激动地说。
近日,在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一场爱心助农行动让滞销西瓜变成“暖心瓜”,不仅解决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更架起了乡村振兴的“连心桥”。
后白枣山村坐落在青龙深山处,独特的沙壤土和昼夜温差,让这里的西瓜皮薄汁多、糖分十足。但距离县城远、信息闭塞,成了优质农产品出山的“拦路虎”。
“以前靠小贩上门收,价钱被压得低不说,遇到雨天路滑,人家根本不来。”今夏,陈青家西瓜喜获丰收,可最后一茬西瓜因缺乏销售渠道面临滞销,沉甸甸的西瓜成了压在他心头的重担。
得知情况后,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第一时间深入陈青家的瓜田,实地查看西瓜品质、精确盘点存量,分析市场形势,广开思路深挖资源。其中,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人脉和信息优势,化身“推销员”,通过电话、微信、实地拜访等方式高效对接客户。
短短一周内,滞销西瓜便找到了“好归宿”。通过与驻秦皇岛市河南商会对接后,河南驻秦企业以及博赫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积极响应,助力8000斤西瓜顺利售空,化解了陈青的“心头之忧”。
“农户种瓜不容易,起早贪黑侍弄大半年,不能让汗水白流。”工作队队员孙文举说。他们带着刚摘的西瓜样本挨家企业推介,一遍遍讲后白枣山村的沙壤土有多养瓜,讲陈青夫妇为了照看瓜田搭了三个月窝棚,最终用真诚打动了企业负责人。
“此次爱心助农行动,不仅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更彰显了政企联动、为民办实事的担当。”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通过搭建长效销售平台、开展电商技能培训等举措,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农户实现“丰产又丰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让党的温暖通过一件件实事传递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青龙报道
责任编辑:果依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