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构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长效机制”要求,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蜻蛉筑梦 职引沃野”就业调研实践团于2025年7月深入楚雄姚安,开展2025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暨暑期三下乡、绿色长征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针对“挺膺担当”就业调查实践主题,走访姚安县花拍中心、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滇耘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花当家园艺有限公司、佳祎云菜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姚安县绿苑园林绿化公司等7家花卉、园林企业,官屯镇林下花卉产业示范基地、光禄古镇“千里荷塘”荷花种植基地、“玫瑰谷”玫瑰种植基地、仁和乡农作物种植基地等4家种植基地,以光禄古镇“有花小院”为代表的6家古村落改建民宿,聚焦花卉园林产业链转型升级期人才需求结构变化、高校毕业生能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及县域人才回流梗阻与破解路径等主线,开展就业调研。
生产端:科技赋能“新农人”
在官屯镇林下花卉示范基地,团队重点调研了“生态+经济”的创新模式。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成功培育出多个适应林下环境的花卉新品种。师生现场测量光照数据,诊断“碳汇测算人才”缺口,这一岗位需同时掌握生态学与经济学知识,符合条件者非常之少。
![]()
加工端:车间里的产教融合课
在滇耘花卉育种大棚,基地负责人向学生展示培育的花卉新品种,并对育种岗位进行详细解读,“育种岗不仅要具备耐心,更需市场嗅觉。”在分拣车间,分拣技术人员演示时强调,“传统工人3小时工作量,机器10分钟完成,但设备操作复杂,因此需要会编程、懂花卉的专业运维员!”
![]()
交易端:数字浪潮中的就业新机
在姚安县拍中心智能交易厅,巨型电子屏跳动实时交易数据。“全县大部分鲜花从这里走向全国。”运营主管一边介绍趋势图,一边强调,“数字交易师要会分析这些曲线,预判明天什么玫瑰涨价。”同学们纷纷感慨,“课本里的‘大数据助农’,在这里有了温度!”
![]()
服务端:绿叶红花里的“美丽经济”
在绿苑园林技术团队展示区内,乡土植物与奇石相映成趣。公司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公司在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及后期养护方面的创新实践,并分享了近年来完成的城市绿化项目案例,案例实践结果显示,当前园林行业最缺“民族美学+植物养护”的复合型人才。
![]()
文旅端:古村新生的青春力量
在“有花小院”民宿集群,乡村CEO赵勇志抚过百年老宅木窗棂:“修房子只是第一步,要让年轻人愿意回来,需要既懂老建筑保护,又会抖音直播的运营官。”团队记录下民宿主们的心声:“文化传播力”已成岗位核心素质。
![]()
本次调研,师生以脚步丈量产业脉搏,用实干践行“小我融入大我”的担当。未来,林职学子将持续探索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新范式,在乡村振兴一线绽放青春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