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深秋,内蒙古包头赵家店村。六十多岁的饲养员王水泉佝偻着背,牵着生产队的病马走向新城公社兽医站。寒风卷起沙尘,他下意识裹紧破棉袄,浑浊的眼睛警惕地扫过路面。几天后,警笛撕裂村庄的宁静——这个被村民称为“老实人王老好”的老头,竟是手上沾满27条人命的华北悍匪王二美!一匹病马,一次寻常的求医,为何让潜藏15年的恶魔现形?屠刀下的亡魂,又如何在时光尽头等来了正义?
布商变匪首:乱世孵化的血腥发家史
1900年,王二美生于张家口阳原县,本名王大魁。因兄长王大美悍勇闻名乡里,外人误称其为“王二美”,本名反被遗忘。兄弟俩原为布商,1925年因客户赖账扣马抵债,却得知对方是土匪。乱世求生,他们购土枪自卫,逐渐勾结地痞、劫掠逃兵武装,至1927年竟拉起六七十人的匪帮,横行冀晋边界。
土匪的“生意”充满血腥:绑架富户后,若赎金延迟,割耳、火烧成家常便饭。1934年正月,王二美带人绑走阳原县李盛梅叔侄四人,勒索千元大洋。李家变卖田宅仅凑够1800元,匪徒竟将人质耳朵割下塞进钱袋“示威”。待赎金交付,受害者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更猖獗时,匪帮白昼闯入县城抢劫。1929年,他们伏击阳原县保安队,缴枪数十支,还将保安队长当街枪决,震动华北。官府四次围剿皆成闹剧:1930年千余官兵合围桑干河南岸,王二美竟靠贿赂保安团“买通生路”,双方对空放枪敷衍了事。
屠刀下的“官匪合作”:从通缉犯到上校团长
匪患难除的根源,在于官匪勾结。1937年,王二美被国民党29军抓获,百姓吁请正法,他却摇身成察哈尔省保安大队长。1938年嫌官职束缚,带300人重操旧业,结果再被收编为国民党挺进军骑兵团上校团长。抗战胜利后,他任傅作义部阳原县保安团长,专事“清剿”解放区,杀害干部、民兵40余人。
1948年10月3日成为其罪孽巅峰。他率300余匪包围宣化村,27名村民惨遭屠杀,连妇孺未放过。当华北解放炮火逼近,王二美仓皇北逃北平,1949年5月被张家口市公安局拘留,却因工作人员失职被误释。血债累累的他,自此消失在塞北风沙中。
“装孙子”的潜伏:羊倌面具下的十五年
1951年,化名“王水泉”的王二美流窜至包头郊外赵家店村。他编造身世:父母双亡的集宁乞丐,无妻无子。为取信于人,他每日摸黑为村干部赵山家挑水、放羊、锄地;合作社成立后主动养猪放牛,见人低头哈腰。村民回忆:“他像头老黄牛,干活比谁都卖力!”私下他却告诫自己:“想活命就得装孙子。”这一装,竟是十五年。
疑点并非全无。1961年,张家口惨案幸存者吴大勋在赵家店认出他,立即向包头市公安局举报。但因王二美使用化名且举报信地址模糊,调查无果。不久王二美察觉风声,竟装疯卖傻在村里乱跑,成功骗过下乡干部。直到1964年“四清运动”,他因籍贯说法矛盾(忽称阳原人,忽称宣化人)引工作组警觉。当被要求回原籍开证明时,他支吾搪塞:“老人都死了,谁认得我?”这份恐惧,终成致命破绽。
兽医站前的终局:马蹄声碎,罪孽难藏
1964年11月27日,公安局设下“认人局”:让村干部派王二美牵生产队的马去兽医站看病,同时安排吴大勋潜伏院内。当王二美攥着缰绳踏入兽医站,吴大勋浑身颤抖——这张脸化成灰他也认得!十五年前,他全家倒在王匪枪下,自己躲柴堆才捡回一命。
被捕后王二美起初装疯抵赖,经数月审讯才认罪。1969年,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其执行枪决。赵家店村民闻讯骇然:那个给全村放羊的“王老好”,原是血洗宣化村的恶魔!
【参考资料】:《华北匪患研究(1912-194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内蒙古剿匪纪实》(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河北省志·公安志》(河北人民出版社)《包头市志·政法卷》(方志出版社)《阳原县志》(民国档案影印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