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陈炯明是广东海丰人,100年前名震华南,老一辈的无人不知,笔者年幼时曾听先父提起过他。陈炯明(1878至1933,享年55岁),字竞存,粤系军事将领和孙中山是差不多同时期的人,孙比他年长12岁,两人都属虎)。他的一生充满复杂性与争议性,是秀才出身的传统文人,也是投身革命的新派军人。他的政治理念与实践,对近代中国的革命走向有过一定影响。
![]()
陈炯明早年接受儒家教育,20岁中秀才(当年有康梁“百日维新”),后接触西方思想,受《天演论》“物竞天择”影响,萌生变革图强之志。1909年(31岁)当选广东咨议局议员,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与3月的黄花岗起义。10月武昌起义后,他在东江组织民军起义,推动广东“和平光复”成功,从此开展他长达14年(至1925年)活跃在广东的半生功业。
陈炯明主政广东期间,严禁烟赌娼,遏制鸦片贸易和赌博活动,扭转社会风气。他拆除广州城墙,拓宽马路、安装路灯、开辟公园、建立图书馆,推动广州向现代化城市转型。他推行义务教育,开放男女同校,聘请陈独秀主持教育工作,引进新式教育理念和制度。这些功绩值得充分高度肯定。
娼妓
辛亥革命成功后,陈炯明出任广东副都督,后升任代理都督。1913年,他宣布广东独立讨伐袁世凯,失败后一度流亡海外。1917年,他参加护法运动(主题是反对军阀割据、谋求国家统一),任“援闽”粤军总司令,占领福建西南20余县后设立“闽南护法区”,城乡治理有成绩,被称为“模范小中国”,同样要充分高度肯定。
陈烱明主政广东,成绩斐然,拥兵自重;和孙中山有理念冲突,渐行渐远。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武力北伐、尽快统一中国。陈炯明倡导联省自治,认同联邦制,主张各省先行自治然后联合,谋求最终统一。孙中山视北伐为统一必由之路、要建设军队;陈炯明认为应先发展经济、实现广东“模范省”建设,反对穷兵黩武。1921年,“非常国会选举”选出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陈炯明以“议员不足法定人数”和“记名投票易被操纵”为由,反对选举结果,拒绝参加孙中山的就职典礼。
孙陈两人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1922年6月16日陈桐明“兵变”,粤军炮击总统府,孙中山流亡上海。国民党官方将其定性为陈炯明“背叛革命”,事件背景和粤军参谋长邓铿遇刺有关(3月21日在广州火车站被刺,3月23日不治),是历史悬案。究竟是谁人指使?孙陈两派互相指责。
陈炯明的政治理念包括“联省自治”“县级自治”“司法独立”“裁兵减政”等实践,体现了对民主宪政的探索。他在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教育改革、下放权力、地方自治等尝试,是近代中国向民权和民生转型的重要实践,不容抹杀。
陈炯明在近代史上成为极具争议的复杂人物,源自上述“陈炯明叛变”事件,是重要的转折点。陈炯明原本支持孙中山,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理念。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政府,陈炯明担任内务总长兼陆军总长。后来陈烱明因为反对孙中山的北伐政策,1922年4月被免去陆军总长以外的所有政府职务,一山不藏二虎,邓铿遇刺之后,两人矛盾激化。6月初,陈炯明的部下叶举等人在广州集结兵力准备行动。6月12日,孙中山向陈炯明摊牌,要求粤军全部撤出广州,否则武力解决。15日,粤军高级将领召开会议,决定发动军事行动迫使孙中山下台,并事先通知孙中山要求他主动离开总统府。16日凌晨,陈炯明部队4000余人包围总统府,并向孙中山住地(粤秀楼)开炮。在“叛军”包围总统府的调动过程中,孙中山成功从长堤天宇码头乘坐小艇登上宝壁舰再转永丰舰,随即发表电文,号召全国讨伐陈炯明。孙中山在永丰舰上共待了55天,期间在舰长冯肇宪的率领和指挥下,多次与岸上的陈炯明“叛军”对峙激战。蒋介石(35岁)率兵赶到广州登舰,在42天的时间内奋不顾身保卫孙中山和宋庆龄,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得到孙中山的信任和赏识,一举奠定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
![]()
孙中山逃离广州转往上海后,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准备平乱。1923年1月,孙中山指挥北伐军回师广东,经过50多天的激战,最终攻克广州,陈炯明败走惠州,孙陈两人在广州和惠州形成东西对峙。
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发生在1925年2至3月。当时孙中山已北上、病重。1月7日,陈炯明进攻广州。15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布《东征宣言》,2月初,兵分三路讨伐陈炯明。孙中山当时虽未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但他的精神号召十分关键,北上之前曾到东莞石龙设立东征军大本营行营鼓舞军队士气。东征军最终取得胜利,陈炯明一败涂地,避难到香港直至1933年逝世。
盖棺论定,笔者认为陈炯明是品德高尚的人。他不抽不赌不争名利,在民生建设和教育改革方面为广东作出了巨大贡献。孙中山曾评价陈炯明不求安逸,“在大是大非面前比我头脑还要清楚。”陈炯明一生廉洁,晚年居港期间更曾一贫如洗,历史记载清晰。永丰舰事件或许不应被视为陈烱明对革命的背叛,陈炯明本人或许不应被认定为叛徒;事件肇因有误会,更由于孙陈两人政治理念不同,并非单纯的个人恩怨或权力争夺。
陈炯明治粤期间推行改革,禁烟禁赌、查封妓院、整顿吏治、允许女性参政、推行政治改革。他规定广东省税收的10%用作教育经费,进行教育改革。他是中国致公党创始人之一,参与改组原属黑社会性质的洪门致公堂,使其从原先鱼龙混杂的社堂会党、转变为现代政党。陈炯明的民族立场明确,坚决拒绝广东与日本交往合作。
上世纪20年代初期,中华民族刚刚开始觉醒。各种思潮涌现,从极端保守的帝制思想到极端激进的无政府主义,什么都有。资本主义的本质、共产主义的理想,都还处在启蒙阶段。陈炯明以晚清秀才而能够接受新式的军事、政治、经济概念,付诸实践、成绩斐然,极不容易。陈炯明的政治理念和思想信仰相当复杂,深受多种体系影响。他早年接受刘师复的无政府思潮,发展出一套地方自治进而“联省自治”最后全国统一的想法,当年曾经风行一时,并不是他独有。陈炯明还对社会改良主义感到兴趣,认为应从地方做起,务实地逐步推进国家的统一发展。这方面有梁启超改革思想温和路线的影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民族民权民生各方面都受到梁启超思想的启发。
陈炯明曾经与孙中山密切合作,一度是孙中山唯一依靠的军事武装力量。笔者认为,陈炯明有儒家和墨家的思想,希望建设国家、和平发展,反对内战,因此反对军队建设、反对北伐军阀,和孙中山产生了严重的政见分歧,最终导致两人分道扬镳。笔者认为,历史证明孙中山的想法是对的。如果没有军队、没有统一,中国的国民革命从何说起?
![]()
陈炯明1925年兵败,避居香港8年后病逝,下葬在惠州。他的8个子女,有远渡重洋的,有下落不明的,也有一生清苦的。
长女陈宝瑶(1898年生),丈夫在北伐战争时牺牲,年轻守寡,一生漂泊。后来迁居美国三藩市经营书店,1976年去世。
次女陈碧瑶,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她学习用功,成绩优异,精通英语和俄语。陈炯明早年曾与列宁有书信往来,陈碧瑶是父亲的好帮手。她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远赴苏联留学,考入圣彼得堡医科大学,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毕业后进入苏联医药工业部工作;二战后到华沙工作。陈碧瑶晚年回国,到惠州祭扫父亲的墓地。
三女陈瑞瑶,体弱多病,花季凋零,在香港病逝,只活了21岁。
四女陈淑瑶,年轻时赴美(是否和大姊结伴一起走?笔者还没查到相关资料)。因为陈炯明是致公党的首任总理,陈淑瑶进入三藩市致公党分部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她在美国积极活动,四处奔走,募集物资,运回国内支援抗战。陈淑瑶是中美联姻,晚年儿孙绕膝。
五女陈娓瑶,默默无闻,不知所踪。陈炯明去世后,花果飘零。这个小女儿据传后来去了南洋某地,但无法证实。
长子陈定夏,1933年陈炯明病危时,他和二弟陈定炎在上海求学。他们匆匆赶往香港,途中陈定夏染疫,一路舟车劳顿,病情恶化,到香港后卧床不起,撒手人寰;离世当天正是陈炯明出殡之日,父子同日发丧。老一辈的港人或仍记得,家父和笔者闲聊时曾经提起。
次子陈定炎,1923年在香港出生。他考入交通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25岁特拉华大学硕士,27岁哈佛大学博士。他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通用动力(General Motors)任研发部门经理,后进入康州海岸警备队任行政督办。他在美国多所大学兼任教职,康州科学院成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终身研究员。他儿子陈道威亦事业有成。陈定炎有2个孙子4个孙女。
陈定炎退休后,转向研究历史,重心是陈炯明和孙中山、蒋介石之间当年的交往,主要参考资料来自《华字日报》,可惜大多是孤证,没有其他史料参考互相佐证。陈定炎的研究成果是《一宗现代史实大翻案:陈炯明与孙中山、蒋介石的恩恩怨怨》。陈定炎晚年定居香港,2006年病逝,终年83岁。
幼子陈定炳下落不明,后事不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陈炯明的墓地不在香港,在惠州市惠城区江南街道。他1933年9月22日在香港去世后,因为经济拮据,灵柩一度寄存于香港东华三院的义庄。翌年4月3日,他的遗体被迁葬至惠州小西湖畔的紫薇山上,墓葬坐西朝东,坟头高3.6米,直径7.5米,坟堆四周有2米高的护墙。墓前方有碑亭,高7米,是花岗石构筑。陈炯明的墓碑由国学大师章太炎题写,碑正面为“陈竞存先生墓”;碑款是草书,章炳麟题,有篆文印章。2011年划入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政府编制了陈炯明墓园规划整治修复工程方案,对陈炯明墓园进行恢复整治,总面积6000平方米;陈炯明长子陈定夏墓原貌保存,父子同葬一处。笔者年前去惠州旅行时,曾经“到此一游”。中央对陈炯明的历史功绩是正面的、肯定的。
陈烱明一生功业,凭谁评说?他创建致公党,笔者认为是《功在千秋》。同为广东人,笔者心生感慨;行文至此,不可无诗。正是:海丰赤子报金瓯,百战高擎粤闽秋。炮震羊城惊夜火,舟沉闽水恸吴钩。孤忠未识联治志,青史幸余致公谋。我向西湖寻旧冢,紫薇山月照清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