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府有个杏花坞,坞里有个绣娘,姓李名月娥。她生得眉目温婉,一手苏绣出神入化,绣的鸳鸯能引来蝴蝶,只是年近三十,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家。
月娥爹娘早逝,跟着婶娘过活。婶娘总催她嫁人,说女孩子家,终究要靠男人。月娥却笑笑,低头继续绣花:“缘分到了,自然会来。” 她每日除了绣花,最爱去后山采些花草,给绣品配色。
这日午后,月娥提着竹篮,往山深处走去。听说那里有罕见的蓝鸢尾,能绣出极美的纹样。山路蜿蜒,两旁的竹林沙沙作响,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斑驳的光点。
走到一处山涧旁,她听见草丛里传来 “呜呜” 的哀鸣,像是动物在忍痛。拨开半人高的茅草,月娥倒吸一口凉气 —— 一只火红色的狐狸,正趴在地上,肚子鼓鼓的,后腿沾满血迹,看样子是难产了。
狐狸的眼睛半睁着,充满痛苦,见了月娥,虚弱地摇了摇尾巴,像是在求救。月娥虽有些怕,可看它可怜,心就软了。她放下竹篮,想起婶娘生弟弟时,稳婆说过的话,小心翼翼地伸出手。
“别怕,我帮你。” 月娥轻声说,指尖刚碰到狐狸的肚子,狐狸就疼得浑身一颤,却没咬她。她定了定神,按照稳婆的手法,轻轻按摩,找准位置,缓缓用力。
狐狸疼得 “嗷” 地一声,却依旧信任地看着她。月娥额上渗出汗珠,手也酸了,可不敢停。半个时辰后,随着一声微弱的啼哭,一只小狐狸降生了,接着又是两只,都是火红色的,像一团团小火苗。
母狐狸虚弱地舔着幼崽,抬头看向月娥,眼里竟有感激。月娥松了口气,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充饥的麦饼,掰碎了放在旁边:“吃点吧,补补力气。”
母狐狸叼起麦饼,小口吃着。月娥又找来止血的草药,嚼烂了敷在它的后腿上,用布条简单包扎好。“我该回去了,你自己保重。” 月娥收拾好篮子,转身要走。
“恩人留步。” 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月娥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母狐狸竟站起身,化作个穿红衣的女子,容貌美艳,只是脸色苍白。“我是这山的狐仙,名叫红姑。今日多谢你相助,定要报答。”
月娥惊得说不出话,半天才道:“举手之劳,不用报答。” 红姑却笑了,眉眼弯弯:“我知道你心事,你那侄子阿福,不是到了娶亲的年纪?三年后,我送你个漂亮儿媳,保你满意。”
月娥更惊讶了。侄子阿福是婶娘的独子,憨厚老实,就是性子腼腆,至今没说上媳妇。她刚想追问,红姑已变回狐狸,带着三只幼崽,钻进竹林不见了,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香气。
回到家,月娥把这事告诉婶娘,婶娘骂她:“胡说八道,狐狸哪能变人?怕是你看花了眼。” 月娥却信了,总觉得红姑不是寻常狐狸。
三年转眼过去,阿福长成了壮实的小伙子,跟着镇上的木匠学手艺,人勤快,就是见了姑娘就脸红。婶娘急得四处托人说亲,可人家要么嫌阿福家穷,要么嫌他木讷,都没成。
这日,月娥去镇上给阿福送新做的布鞋,路过桥头,看见个穿绿衣的姑娘,正蹲在地上,给一只受伤的小狗包扎。姑娘生得极美,柳叶眉,杏核眼,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比画上的人还好看。
“姑娘心善。” 月娥忍不住赞道。姑娘抬头,对她甜甜一笑:“姐姐过奖了,举手之劳。” 两人攀谈起来,月娥才知姑娘叫绿珠,是外地来的,投奔亲戚没找到,正愁没地方去。
“若是不嫌弃,先去我家歇歇脚?” 月娥想起红姑的话,心里一动。绿珠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吗?多谢姐姐!” 月娥领着绿珠回家,刚进门,就撞见阿福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拿着刚做好的木梳。
阿福见了绿珠,脸 “腾” 地红了,手里的木梳掉在地上,转身就想跑,被月娥一把拉住:“阿福,这是绿珠姑娘,暂时住咱家。” 绿珠抿嘴笑,弯腰捡起木梳:“公子的手艺真好。”
阿福的脸更红了,挠着头说不出话。婶娘从屋里出来,见了绿珠,眼睛都直了,拉着月娥偷偷问:“这姑娘是谁?长得真俊。” 月娥把绿珠的来历说了,没提红姑的事。
绿珠在月娥家住了下来。她不仅貌美,还勤快,帮着做饭洗衣,绣的花比月娥的还好看。阿福看在眼里,心里渐渐有了意思,只是不好意思说。绿珠也常找借口跟阿福说话,问他木工活,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这日,阿福去山里砍柴,绿珠说想去采蘑菇,跟着一起去了。走到当年月娥救红姑的山涧旁,绿珠突然停下脚步,指着竹林说:“阿福哥,你看那是什么?”
阿福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只红狐狸,领着三只半大的小狐狸,正趴在石头上晒太阳。红狐狸见了他们,站起身,化作红姑,对绿珠笑道:“珠儿,该认亲了。”
绿珠对着红姑福了福身,转身对目瞪口呆的阿福说:“阿福哥,实不相瞒,我是红姑的侄女,当年她说要报答月娥姐姐,就把我许给你了。” 阿福这才明白,原来月娥说的都是真的。
回到家,阿福把这事告诉娘和月娥,婶娘又惊又喜,拉着绿珠的手不放:“好孩子,真是委屈你了。” 月娥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暖暖的,红姑果然没骗她。
秋收后,阿福和绿珠成了亲。婚礼办得热闹,村里人都来道贺,都说阿福好福气,娶了这么个漂亮媳妇。绿珠不仅貌美,还懂事,对月娥和婶娘都孝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婚后,绿珠常和阿福一起上山,每次都会给红姑送些吃的。红姑也时常来看他们,有时送些山里的珍果,有时帮着预测天气,让他们及时收庄稼。村里人渐渐知道了绿珠的来历,却没人害怕,都说狐狸通人性,比有些人还强。
这日,镇上的富绅王老爷,听说阿福娶了个美媳妇,带着家丁,气势汹汹地找上门,说要纳绿珠为妾。王老爷在镇上横行霸道,强抢民女是常事,谁也不敢惹。
“识相的,把那小娘子交出来,再给我五十两银子,这事就算了。” 王老爷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翘着二郎腿,一脸傲慢。婶娘吓得直哭,阿福挡在绿珠身前,气得浑身发抖:“你休想!”
“敬酒不吃吃罚酒!” 王老爷一挥手,家丁们就想动手。绿珠却站了出来,冷冷地看着王老爷:“你确定要抢我?” 王老爷见她貌美,笑得更猥琐了:“小美人,跟我回去,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绿珠突然笑了,笑声越来越大,身上的绿衣变成了火红,眼睛里闪着金光,身后竟长出条毛茸茸的狐狸尾巴。家丁们吓得 “妈呀” 一声,瘫在地上。王老爷也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跑。
“晚了。” 绿珠的声音变得尖利,院子里突然刮起狂风,无数落叶卷起,像刀子一样飞向王老爷。王老爷被打得鼻青脸肿,抱着头求饶:“狐仙饶命,我再也不敢了!”
绿珠冷哼一声,狂风骤停,她恢复了人形,对王老爷说:“滚!再敢来,定不饶你!” 王老爷连滚带爬地跑了,家丁们也屁滚尿流地跟着跑了,连鞋子都跑丢了一只。
月娥和婶娘吓得不轻,阿福却拉住绿珠的手:“不管你是人是狐,我都跟你过。” 绿珠看着他,眼里满是温柔:“谢谢你,阿福哥。”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阿福家。王老爷回去后,就大病一场,差点没死了,病好后也收敛了许多,不敢再横行霸道。村里人都说,是绿珠显灵,惩治了恶人。
这年冬天,绿珠生下个儿子,眉眼像阿福,眼睛像绿珠,灵动可爱。婶娘抱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这是狐仙送来的宝贝。” 月娥也很高兴,觉得红姑果然没骗她,送了个好儿媳。
孩子满月时,红姑来了,送了个长命锁,是用山里的暖玉做的,据说能驱邪避灾。她看着孩子,对月娥说:“恩人,当年你救我一命,我送你个好儿媳,如今也算圆满了。”
月娥笑着说:“都是缘分。” 她知道,若不是自己当年心善,救了红姑,也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善良或许不会立刻有回报,但总有一天,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到自己身边。
许多年后,阿福和绿珠的儿子长大了,也娶了媳妇,生了孩子。绿珠看起来依旧年轻貌美,阿福却已是满头白发。有人说,狐仙长寿,绿珠会一直陪着阿福,直到他老去。
月娥活到了九十多岁,无病无灾,走的时候很安详。临终前,她拉着绿珠的手:“好孩子,谢谢你,也替我谢谢红姑。” 绿珠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
送葬那天,山里的狐狸都来了,远远地站着,像当年送姜婆婆的老虎一样,安安静静的。红姑站在最前面,对着月娥的棺材,深深鞠了一躬。
杏花坞的老人们,常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说:“做人要心善,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动物,都要怀着慈悲心。你对它们好,它们也会报答你,就像月娥婆婆和红姑一样。”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山里的狐狸跑过,不再害怕,反而会拿出手里的零食,远远地递过去。狐狸们也不怕人,叼起零食,摇摇尾巴,钻进竹林里,留下一串轻快的脚印。
杏花坞的溪水,依旧潺潺流淌,岸边的杏花,每年春天都会盛开,粉白一片,像月娥绣出的花样。阿福和绿珠的后人,依旧住在那里,守着那片山,守着那份善良,一代代传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