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 6 岁男童的妈妈在社交平台发帖求助,称孩子 6 月 16 日在幼儿园打水仗后,次日开始持续发烧,辗转多家医院后,最终确诊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
7 月 2 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孩子母亲,得知孩子仍在医院,经药物治疗已退烧,目前意识清晰、可自主活动,但走路缓慢且易摔倒,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跑跳。孩子母亲已联系国内药品厂商,药品获取需医院出具相关许可证明,后续使用还需与医院沟通并听取专业医师意见。
同日,孩子妈妈通过社交平台再次发文,称将接受张文宏医生和感染科专家的会诊。
孩子母亲回忆:“医生说该病有潜伏期,我怀疑可能是两个月前去公园河边捕鱼接触河水,也可能是打水仗的水源感染,具体原因还不确定,只希望找到可靠治疗方案,让孩子快快好起来。”
7 月 2 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孩子母亲,得知孩子仍在医院,经药物治疗已退烧,目前意识清晰、可自主活动,但走路缓慢且易摔倒,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跑跳。孩子母亲已联系国内药品厂商,药品获取需医院出具相关许可证明,后续使用还需与医院沟通并听取专业医师意见。同日,孩子妈妈通过社交平台再次发文,称将接受张文宏医生和感染科专家的会诊。
此前,一名 5 岁女童家长的求助信息引发关注。女孩 6 月 7 日和 14 日游泳、泡温泉后,22 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23 日住院后抽搐昏迷,转入重症监护室,27 日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情况危急。29 日家长称孩子脑电图基本平直,不能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减弱,“医生好像已宣判死刑”,目前仍在全力救治。
美国加州注册药剂师、药剂学博士 @寒江独钓僧 介绍,阿米巴虫脑炎分两种:肉芽性阿米巴脑炎由棘阿米巴虫和狒狒阿米巴引起,经皮肤等传播,潜伏期数周到数月,症状有头痛等,死亡率 95% 但有存活者,易感人群多为免疫低下者;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由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引起,经鼻腔吸入污染水体,潜伏期 1—9 天,症状有高热等,致死率近 100%,任何人群都易感。广义上两者都可称 “食脑虫”,前者致脑部肉芽肿,后者溶解脑细胞。这两种病罕见但严重,感染概率低,并非必死,早识别早用药有成功案例,无需过度恐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