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品牌在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销量激增210%,德国车企的利润高地正被一块块撬走。
奔驰、宝马、奥迪三家德国豪华车巨头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令人震惊,这三家曾经不可一世的豪华品牌,如今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在慕尼黑的宝马总部和斯图加特的奔驰办公室里,高管们正面临双重绞杀,美国对欧盟汽车加征的25%关税像一把悬顶之剑,而中国市场不断萎缩的销量则直接抽走了他们的利润根基。
![]()
奥迪全球CEO高德诺最近在内部会议上直言,不赌美国市场,就只能等着被中国车企干掉。
双重绞杀,德国豪车遭遇至暗时刻
2025年对德国汽车业来说是残酷的一年。奔驰第二季度净利润断崖式下跌68.7%,创下2021年供应链危机以来最差单季表现。
宝马息税前利润暴跌31.4%,创下2022年以来最大单季跌幅。奥迪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增长5.3%的情况下,税后利润却缩水37.5%。
![]()
美国关税政策成为第一把利刃。自2025年4月起,美国对欧盟进口汽车加征25%惩罚性关税,尽管近期调整为15%,但成本压力依然沉重。
奥迪因在墨西哥生产出口美国的车型,上半年损失超6亿欧元。奔驰核心汽车业务利润率受关税拖累明显,若无关税影响本可达6.6%,实际仅为5.1%。
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形成第二波冲击。宝马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5.5%,是其全球跌幅的30倍;奔驰缩减近两成;奥迪连续三个半年度走低。
曾经贡献BBA全球销量三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如今成为业绩下滑的主因。
![]()
双重压力下,奔驰和奥迪已下调全年业绩预期。奥迪将营业利润率预期从7%-9%大幅下调至5%-7%;奔驰预计今年汽车销售回报率在4%-6%之间,年初预期为6%-8%。德系豪华车的光环,在2025年的夏天显得格外黯淡。
中国失守,百年豪车品牌遭遇降维打击
走进奥迪在中国的4S店,销售顾问口中的卖点已悄然变化。当“乾崑智驾”替代“quattro”成为核心宣传语,德国百年车企的窘境显露无遗。
![]()
市场数据更令人心惊,2025年二季度,BBA在华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滑12.3%,而同期搭载华为ADS3.0的车型订单量却激增67%。
这种反差在奥迪新车型的配置单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高配车型五大核心卖点中,华为提供的智能系统占据三席,传统引以为傲的MLBEvo平台反而退居末位。
当发动机舱变成算力中心,中国消费者对豪华的定义已发生根本转变。30-50万元价格带消费者首选中国品牌的比例已达43%,比三年前翻了一倍有余。
中国新能源车企在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展现出惊人爆发力,上半年销量增幅达210%。智能化差距日益扩大。中国品牌平均12个月完成一代产品迭代,而BBA需要36个月。
![]()
绝地求生,德国车企加速本土化革命
面对生死存亡,BBA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本土化革命。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在中国投入超过140亿人民币,用于新车型研发和技术创新。
这笔巨额投资将用于三款中国专属车型,纯电长轴距CLA、长轴距GLESUV以及基于VAN.EA平台的豪华纯电MPV。
其中长轴距GLESUV将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这在奔驰百年历史上尚属首次。中国已超越‘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定位,成为奔驰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试验场。
![]()
宝马正推进“全价值链本土化”战略。中国已成为宝马除德国外最大的研发基地,拥有超过1200名工程师的四大创新中心及三家专注自动驾驶的软件公司。
沈阳研发中心开发的第5代动力电池已应用于全球车型,中国市场的用户数据闭环系统将作为标准模板推广至其他区域。
这些合作标志着外资车企在中国的发展模式正从生产制造本地化,向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本地化深度演进。
![]()
豪赌美国,奥迪46亿美元建厂突围
当奥迪宣布评估在美国南部投资46亿美元新建工厂的计划时,全球汽车业为之震动。
这家深陷困境的豪华品牌,正押注美国作为最后的避风港。奥迪全球CEO高德诺在内部会议上直言,不去美国,就只能等着被中国车企干掉。
奔驰将从2027年开始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工厂新增GLCSUV生产线。宝马正在研究扩大美国斯帕坦堡工厂产能方案,包括增加生产班次等。一场德国汽车业的跨大西洋大迁徙正在上演。
![]()
沃尔沃的案例提供了前车之鉴。为避免高达147%的中国产汽车关税,沃尔沃果断将EX30车型生产从中国张家口工厂转移到比利时根特工厂。
这一调整使美国市场售价保持竞争力——从中国进口面临147%关税,而从欧洲进口仅需15%。
但美国市场真是救世主吗?奥迪在墨西哥工厂的困境警示着风险。由于美国对墨产汽车征收25%关税(远高于美欧协议的15%),奥迪上半年已承受6亿欧元损失。即使在美国设厂,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
产业链重构,全球汽车业面临洗牌
德国车企的跨洋迁徙正引发全球汽车产业链深度重构。随着奔驰将下一代电动汽车研发中枢设在中国,宝马将沈阳研发中心的电池技术反哺全球,奥迪将中国区项目优先级提升至全球战略层级,“在中国,为全球”成为德国车企的新战略口号。
转型代价是巨大的,奔驰已调整电动化策略,将“力争2030年全面纯电动化”的目标暂缓,改为“2030年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占比最高50%”。
奥迪不再设定明确的停售燃油车时间表,宝马内部下调了对未来纯电车型的销量预估。这些战略回调显示出德系车企在电动化道路上的挣扎。
![]()
德国车企的豪赌能否成功,将决定未来十年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格局。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传统巨头不得不重新定位。
这些德国车企高管们清楚知道,产业转型的窗口期正在关闭,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百年品牌的生死存亡。
资料来源:
①.BBA遭遇“最惨”上半年双重挑战下加速本土化转型2025-08-08来源,经济观察网
②.奔驰140亿投资中国,2025年推纯电长轴距车型2024-09-06来源,第一电动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