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俄罗斯汽车市场那叫一个大变天,本来是西方车企的天下,结果因为2022年那场冲突,西方国家一顿制裁,车企们一个个打包走人,把工厂和市场拱手让人。
谁捡了便宜?中国车企啊,他们不光接盘了那些闲置的厂子,还把生产搞得风生水起,销量蹭蹭上涨。西方车企呢,卖厂子的时候基本是白菜价,转头一看,中国品牌已经占了半壁江山,这不就是替别人做了嫁衣,还帮着暖了床吗?整个过程看着就觉得讽刺,西方以为制裁能整垮俄罗斯经济,结果反倒给中国车企开了绿灯。
«——【·制裁大棒挥得狠,西方车企跑得多狼狈·】——»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将汽车行业纳入重点制裁范围,通过供应链断供、资金冻结、技术封锁等手段,使西方车企在俄罗斯的生产经营陷入停滞。这些车企撤离过程仓促且转让条件宽松,多数工厂以极低价格转让。
![]()
法国雷诺是较早撤离俄罗斯市场的外资车企。作为1998年便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企业,其与本土企业合作的莫斯科工厂年产能达16万辆,Logan车型在当地家用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
2022年5月,雷诺以1卢布的价格将该工厂转让给俄罗斯政府。同年10月,日本日产跟进撤离,将2009年投产的圣彼得堡工厂以1欧元价格转让给俄罗斯国家汽车工程研究院。该工厂专注生产
![]()
Qashqai和X-Trail两款热门SUV,年产能10万辆,日产公开披露此次转让造成的损失超过6.87亿美元。
德国车企的撤离同样彻底。全球汽车巨头大众在俄罗斯卡卢加拥有一座2007年建成的工厂,年产能超20万辆,主打Passat和Polo等主力车型,在当地中产群体中认可度较高。
![]()
2023年5月,大众将该工厂转让给当地企业Art-Finance,转让价格未对外公布,业内估算远低于建造成本。
奔驰于2023年4月将年产能2.5万辆的叶西波沃工厂低价转让给当地经销商Avtodom,该工厂专门生产高端E级车,是奔驰布局俄罗斯高端市场的核心据点。此前常年位居俄罗斯销量前三的现代汽车,也于2023年底关闭当地工厂,彻底退出俄罗斯市场。
![]()
西方车企撤离时,普遍采取资产打包转让模式,生产线、生产设备、库存零件均包含在转让范围内,部分企业甚至未完成经销商网络的妥善处置。
这些企业预判制裁将导致俄罗斯汽车市场萎缩,计划待局势缓和后重返市场。但实际情况是,中国车企在其撤离后迅速进入,有效盘活了遗留的生产资产。
«——【·中国车企接盘不手软,闲置工厂变聚宝盆·】——»
西方车企仓促撤离后,俄罗斯政府选择与中国车企合作,将闲置工厂转交中国车企运营。
中国车企具备三大核心优势:一是能够抵御西方制裁压力,保障生产连续性;二是拥有快速实现本地化生产的技术与管理能力;三是产品适配俄罗斯市场需求。中国车企接手后迅速启动工厂改造,短期内恢复了生产能力。
![]()
江淮汽车是首个与俄罗斯方面达成合作的中国车企。2022年11月,距雷诺转让莫斯科工厂仅半年,江淮便接手该工厂并重启苏联时期老品牌Moskvich的生产。
![]()
Moskvich品牌车型实质为江淮车型的本地化改造产品,例如首款车型Moskvich 3基于江淮Sehol X4研发。
江淮仅用数月完成生产线改造,实现车型快速下线,有效填补了当地家用车市场空缺。截至2025年,该工厂运营稳定,计划大规模组装新款M70车型,雷诺遗留的16万辆年产能得到充分利用。
![]()
奇瑞汽车在接管西方车企闲置工厂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先后接手多家核心产能基地。
![]()
2024年1月,奇瑞启动前日产圣彼得堡工厂,将旗下Tiggo 7 Pro Max车型更名为Xcite X-Cross 7实现本地化生产。该车型投产后市场反响良好,2024年5月至9月销量达三千余辆,并获评当地“最佳新品牌”。
![]()
此后,奇瑞陆续接手前奔驰叶西波沃工厂与前大众卡卢加工厂,分别用于生产高端车型Exeed VX和Tiggo系列车型。通过整合这些工厂,奇瑞快速构建起覆盖低高端市场的产品线,产能逐步提升至满负荷状态。
除接管闲置工厂外,前期已布局俄罗斯市场的长城汽车同样受益显著。长城自2019年起在距莫斯科200公里的图拉建设工厂,凭借优越的物流条件,在西方车企撤离后迅速扩大产能。
![]()
2024年该工厂实现10万辆年产能,2025年扩产计划推进至20万辆。哈弗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原有一定认知度,西方品牌退出后,哈弗H6、H9等车型成为SUV市场主力产品,长期位居销量榜前列。
![]()
吉利、长安等中国车企同步发力,通过平行进口补充市场供给或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拓展渠道,形成多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
«——【·格局已定难逆转,西方车企输得底朝天·】——»
西方车企撤离形成的市场空缺,在数年内被中国车企完全填补,俄罗斯汽车市场格局实现重塑。
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品牌在俄市场占比仅9%;2024年这一比例飙升至近60%;2025年上半年虽略有回落至55%,但6月单月占比回升至57%,中国品牌已成为俄罗斯市场绝对主力。
![]()
当前俄罗斯街头的车型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原主流车型大众Polo、雷诺Logan逐步被奇瑞Tiggo、哈弗H6、吉利博越等中国车型替代,出租车市场也大规模采购中国产汽车。
当地经销商同步调整产品结构,原主推西方品牌的展厅多数更换为中国品牌展台,销售人员对中国车型的技术特点与产品优势掌握程度较高。
![]()
销量榜单层面,中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俄罗斯乘用车销量前五名中,哈弗、吉利、奇瑞占据三席,前十名中中国品牌达七个,本土品牌仅拉达维持一定市场份额,西方品牌基本退出销量前列。
西方车企不仅丧失了俄罗斯市场份额,还承受了巨额经济损失。雷诺撤离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亿欧元,日产损失6.87亿美元,大众、奔驰虽未公开具体损失数据,但核心工厂的低价转让及品牌资产流失已构成重大损失。
![]()
目前西方车企重返俄罗斯市场面临多重阻碍:一方面,俄罗斯政府对西方车企信任度下降,不再提供此前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已构建起涵盖生产、销售、售后的完整产业链,形成稳固的市场优势。
部分西方车企尝试通过中亚国家转口进入俄罗斯市场,但较高的流通成本及中国车型的直接竞争,使其难以形成有效市场突破。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