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交界的夏夜守护:当"警察蓝"点亮烟火人间
本网灵宝讯 王红权 通讯员 易馨
晚风裹着烤串的香气漫过豫灵镇的中心广场,路灯下,穿警服的身影正沿着摊位逐一巡查;KTV门口,民警仔细核对登记信息;宾馆前台,警务通屏幕的微光照亮核查的侧脸……
这是豫灵镇每个夏夜的寻常图景——自6月以来,为守护这份"人间烟火"的热闹与安宁,豫灵派出所的民辅警们用脚步丈量平安,用坚守筑牢防线,在豫陕晋三省交界织就了一张细密的夏夜"防护网"。
三省交界的"特殊课题":热闹背后的平安责任
豫灵镇,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是河南省的"西大门"。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商贸往来的枢纽,也带来了流动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的治理挑战。
每到夏夜,广场夜市灯火通明,餐馆、KTV、洗浴场所里人声鼎沸,这本是人间烟火的温暖,却也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流动人口较多、治安复杂区域的潜在风险……
"群众的安全感,藏在每一个晚归的脚步里,躲在每一盏深夜亮起的路灯下。"
豫灵派出所所长王宗伟说:"夏季是治安案件易发期,更是我们'防风险、保平安'的关键期。"
为了让这份"热闹"更安心,今年6月份起,一场以"降发案、护民生"为目标的夏夜巡逻清查行动,在豫灵镇的夜色中悄然展开。
从"车巡"到"步巡":把警力放进群众的"烟火圈"
"老张,今晚摊位收得早啊?记得锁好三轮车!"
"大姐,夜市人流量大,您的零钱袋别挂在摊位外沿。"
7月28日晚8点,社区民警田志浩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在商城夜市巡逻。
他们的脚步坚定而缓慢——既要检查夜市摊位的消防器材是否齐全,又要和摊主、群众拉着家常,提醒保管好随身财物;既要排查KTV、宾旅馆是否有未成年人进入,又要突击检查洗浴场所是否存在违规经营。
"我们的巡逻不是'走过场',而是要把警力'沉下去',让群众'看得见'。”
派出所副所长王辉介绍,行动中,所里实行"车巡+步巡"结合模式:巡逻车沿主要街道循环,确保快速响应突发事件;民警则分组深入背街小巷、人员密集场所,用"铁脚板"丈量每一处隐患。同时,公开巡逻与突击检查并行——有时是身着警服的"常规岗",有时是便衣民警的"突击查",让违法犯罪分子"摸不着规律"。
从6月至今,这样的巡逻已开展了80余次,覆盖辖区22个村(社区)、2个夜市商圈、17家宾旅馆、15家娱乐场所,累计排查整改消防隐患43处,核查流动人口信息2000余条,当场纠正违规经营行为11起。
"发案少了,笑容多了":平安是最暖的民生答卷
"上个月我家餐馆差点被小偷偷了收银机,多亏巡逻民警及时赶到!"
广场附近"山西面府"的老板老周感慨,"现在晚上打烊再晚,路上都能看见警灯,心里踏实多了。"
数据最有说服力:行动开展以来,豫灵镇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0%、16%,涉未成年人案件"零发生",黄赌毒警情环比下降25%。
更直观的变化藏在群众的日常里——夜市的摊位越摆越热闹,广场上的广场舞跳得更欢了,连在外打工的豫灵人都在朋友圈说:"家乡的夜,更亮了!"
夏夜的故事还在继续:平安,是一场永不打烊的守护
从星斗满天到晨光熹微,从6月的蝉鸣到8月的晚风,豫灵派出所的民辅警们始终坚守在夏夜的一线。他们的警服被汗水浸透过,鞋底磨平过,却从未停下脚步——因为他们知道,守护平安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次巡查的专注、每一次核查的细致、每一次回应的及时。
"群众的安全感,就是我们工作的'成绩单'。"
正如豫灵派出所负责人所说,"夏夜的行动会随着季节更替调整,但守护平安的初心不会变。"
当晨光再次洒向豫灵镇的街头,昨夜的警灯依然在群众心里发亮。这束光,是"警察蓝"的坚守,是政法机关"为民服务"的初心,更是千万个平凡夜晚里,最温暖的"平安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