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两周紧急扑杀超10万头猪,疫情席卷全国33省。这个曾率先使用非洲猪瘟疫苗的国家,为何反陷困境?疫情失控的本质,是三条关键防线的接连崩坏。
第一条防线崩:
疫苗悬空,政策落地难 越南有疫苗,却成了“摆设”。全国仅约100万头猪(3.5%)接种,不是不想打,而是两个死结:小养殖户怀疑效果(田间保护率约80%)、掏不起钱;政策要求层层加码,基层却因兽医流失(6月改革裁撤)无力执行。更讽刺的是,本国短缺的疫苗还出口了15万剂到菲律宾。政策再好,落不了地,就是一张废纸。 资源错配让第一道防线形同虚设。
第二条防线崩:基层网破,病毒畅行无阻 防疫最关键的基层哨点,名存实亡。没了村级兽医,疫情上报无人理,监管大面积空白。结果呢?非法屠宰场(70%无证)和病死猪黑市交易(如清化河道漂死猪)成了病毒“高速路”。连最基本的病死猪无害化都做不到,再喊消毒扑杀也是亡羊补牢。基层执行力的崩溃,让病毒在眼皮底下畅通无阻。 这是最致命的一环。
第三条防线崩:代价转嫁,弱者承受所有 风暴过后,受伤最深的总是最脆弱的人。养殖户生猪被扑杀,血本无归,孩子学费没了着落(广义省7750户受损)。政府要求的复养标准(如专业隔离区),小散户根本够不着。城市人能吃贵点的鸡肉替代(河内猪肉销量跌30%),贫困地区却面临吃不起肉、喝污染水的双重打击。每一次系统性失败,代价都精准地砸在抗风险能力最弱的群体肩上。 公平缺位,让防疫防线从底层被撕裂。
动物防疫绝非单纯的兽医技术问题,它暴露了三个深层短板: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严重脱节、基层治理体系的空心化、以及资源分配与社会保护的严重失衡。没有人的有效执行、没有机制的顺畅运转、没有对弱者的托底,再好的疫苗、再严的指令,都挡不住疫情。越南的今天,值得所有人警惕,构筑坚实的治理根基,远比追求单一技术突破重要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