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Geoprofi》杂志2025年第3期发表技术论文“俄罗斯借助摄影测量分析技术证实美国宇航员登月真实性”。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踏出了“人类的一大步”,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成功,这一历史性时刻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中。然而,多年来,关于美国宇航员登月真实性的质疑声从未停歇,“月球阴谋论”甚嚣尘上,声称登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如今,俄罗斯的先进技术为这一争议带来了新的解决视角。
俄罗斯的“Geosan”集团运用先进的摄影测量技术,借助Agisoft Metashape软件,对美国“阿波罗11号”(1969年)、“阿波罗15号”(1971年)和“阿波罗17号”(1972年)三次载人登月任务的影像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摄影测量技术通过对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能够精确重建物体在空间中的形状和尺寸。在此次研究中,该技术对月球表面的片段进行了高精度还原,为证实登月真实性提供了关键证据。
![]()
安装有电视摄像机的移动月球车
从“阿波罗11号”任务分析来看,研究人员基于116张表面照片和5张从登月舱窗口拍摄的照片,利用摄影测量技术确定了拍摄点、设备以及自然物体的精确坐标。这一成果使得着陆区域的地图绘制精度大幅提升,定位误差显著降低,比以往数据精确得多,例如确定EASEP设备距离的误差降至0.1米,有力地证明了影像资料的真实性。
“阿波罗15号”任务的分析同样借助了摄影测量技术的强大功能。研究人员结合轨道尺度摄影照片和安装在登月舱上的机载摄像机的视频记录,通过Agisoft Metashape软件构建了哈德利-亚平宁地区登月舱着陆区的高精度3D模型。不仅如此,还确定了模块在飞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8分钟内行驶的距离约336公里,平均速度约2500公里/小时,以及基于视频帧计算出的上升轨迹,进一步证实了任务的真实性。
在对“阿波罗17号”任务的研究中,科学家利用宇航员在第三次出舱活动期间拍摄的154张数字图像,通过运动恢复结构(SfM)方法构建了特定区域的摄影测量3D模型。该模型不仅精确确定了宇航员的位置,还成功重建了三块主要巨石的形状和方向。此外,研究人员利用20世纪70年代拍摄的档案立体照片,重建了四个月球岩石样本的3D模型,其中部分样本的原始版本已丢失,这些重建模型为研究月球岩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
宇航员使用特殊的校准板对相机进行校准,借助这些校准板能够恢复原始照片的真实颜色和对比度,这在摄影测量重建中尤为重要。
除了对任务过程的分析,摄影测量技术还对阴谋论者提出的一些常见质疑进行了有力回应。例如,针对“飘动的旗帜”这一疑点,从摄影测量构建的三维模型来看,旗帜在不同照片中的形状保持不变,证明其并非在风中飘动,而是由于安装和布料弹性等原因产生的视觉错觉。再如,对于阴影分析和光照方向的质疑,摄影测量结果表明,月球上阴影的方向和“分支”是由地形造成的,表面的不平坦产生局部反射,照亮阴影区域并改变其轮廓,符合月球的物理特性。
俄罗斯“Geosan”集团的这项研究,借助先进的摄影测量技术,以科学、客观的方式为美国宇航员登月的真实性提供了坚实证据,有望终结多年来围绕这一历史事件的争议,让人们对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
来源:望穹科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