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以后,同盟国一起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国际秩序,这套秩序维持了人类历史上最长,最稳定的和平时期。
虽然一些国家还是有战争,但死于战争的人数明显下降,人们整体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民Z制度的版图和也在扩大和越来越多。
这个秩序的核心理念很简单:民Z国家之间不会互相开战,而经济上高度互依的贸易伙伴之间,也极少会诉诸武力。
大国间爆发战争的主要原因往往与经济相关,如果和平带来的经济收益明显高于战争,发动战争就没有了意义。
除此之外,国际秩序下道德和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战争不能用来改变国际边界,不能通过武力吞并别国领土。
国家如果要分裂、独立,必须是和平的过程,而不是用炮火和军队推进。
以伊拉克战争为例,核心问题确实是石油,但并不是为了掠夺资源,而是为了保障全球石油供应稳定。
萨达姆在占领科威特之后,并没有打算罢手,他还意图继续南下,威胁沙特、伊朗以及其他海湾小国的油田。
一旦他成功掌握这个地区的大部分石油出口,全球能源市场就会混乱,油价可能会以灾难性的幅度飙升。
当然,世界上的战争也不是全部都是直接因经济爆发,不过大多数冲突背后都能找到经济的影子。
此外,还有一些战争是由意识形态冲突、宗教分裂或国内政治因素推动的。像一些强人,往往会利用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社会矛盾。
冷战结束后,西方世界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以为自己已经彻底赢了。
苏联解体带来的巨大心理优势,让西方进入了一种松懈的状态。
从二战结束到1992年,美国一直在推行以扩大贸易与推广民Z制度为核心的外交战略。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暗箱操作、局部失败甚至反噬。但总体而言,它成功维持了几十年的相对和平。
这个理念的逻辑是,先推动经济往来和贸易互依,再通过繁荣带动民Z化进程,让其他国家亲眼看到民Z资本主义能够带来的实际好处,从而自愿接受这种制度。
比如冷战的胜利,并不是靠坦克和导弹实现的,而是靠牛仔裤、家用电器、快餐连锁和流行音乐赢得人心。
但是,冷战一结束,西方很快犯下了两个重大错误。
第一,放缓甚至放弃了积极推动民Z化的努力,美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美式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因为它不再带来生活水平的提升,甚至出现停滞和倒退。
第二,舍弃了“以战止战”的军事威慑传统。欧洲国家大幅削减军费,美国虽然依旧保有世界最强的军力,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惨痛战争,让决策层越来越不愿意动用武力进行干预。
像伊拉克这样资源丰富但缺乏民Z基础的国家,重建工作在没有国内外支持的情况下难以推进,最终使军事威慑与经济制裁这两大和平工具都被束之高阁。
回到俄乌战争,其实,西方本有机会通过经济战来阻止俄罗斯。
2008年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时,如果当时果断切断其能源出口、全面封锁经济,也许就能阻止它6年后的军事行动。
但现实是,西方依旧抱有幻想,认为俄罗斯还有可能向民Z转型。直到克里米亚危机爆发,这种乐观主义才被彻底击碎。
然而,即便如此,制裁措施依然温和得只是象征性,面对一个明显不愿遵守规则的俄罗斯,世界秩序依旧让它享受国际贸易和经济往来的好处,却没有要求它遵守透明、民Z和自由这些基本条件。
所以,如果想要避免以后再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和战争,国际社会必须主动动用经济战这个杀手锏。
二战后建立起来的那些维护和平的手段,不是摆设,而是要在关键时候真正用的利器。
切断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短期内确实会让世界经济承受一定压力和不便,但这个代价与战争相比微不足道。
一旦继续沉溺于自满和幻想,今天能承诺的和平,在不远的将来也会被突然的战争取代。到那时,所付出的成本将是现在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