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迟迟落不了地:有五个不宜征收的理由
楼继伟发文呼吁:尽快推房地产税试点。他也是从财政收入的转型考虑的,以前地方财收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202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 8.4 万亿元,占地方财收40% ,部分城市占比50%以上
没有这个支持,地方财收入不敷出,只能依靠发行超长特别国债。而且房子低迷,居民财富效应减弱,消费也减弱。
房产税可以置换巨大的土地出让金,走出恶性循环。但为什么落不了地?
一,缺少法理依据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土地是全民所有,全民所有,本质上是人人都没有产权,房和地是两回事,但它们又连接一块,就很矛盾。
70年租金其实就是买地钱,交了买地钱,却只有使用权,却又要征税,这就等于重复征。
当然最后上面还是有办法摆平,但怎么征会变得很复杂,毕竟房子种类繁多,房改房,福利房…不同类型的房,税基不统一,公众也很难分清收钱时,到底是在扮演土地的产权所有者,还是社会管理的守夜人?
二,中外情况差异
国内是土地税纳入地方财政体系,不一定直接专款专用于业主,国外一些国家征房产税,明确用于当地的教育和社区服务,比如美国,纳税人可以直观看到自己缴纳的税款去向和带来的福利提升。在国内,纳税人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受益人,也没有议价的资格,这也是土地所有权相关的难题。
三,征收标准难统一
如果按照市价评估,可市场价格是动态的,比如北京和鹤岗,北京房价波动频繁,鹤岗近年走势截然不同,按市值评估难以做到精准且公平。
如果按面积一刀切,也难,如果是买房时就开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业主有选择权,但现在去补税收的课,找不到平衡点,业主没有选择权,估计比拆迁还难。
四,征税对象难以权衡
征房产税是征富人还是穷人?如果是两套房以内的穷人,他们都在学学还贷,怎么征,拿不拿的出?如果是富人,估计很多房都会涌向二手市场,这等于让风暴来的更猛烈一些
而且富人的房产面积还是有限的,胡润统计,中国千万以上净资产家庭平均3.5套房,平均住房面积280平,全国高净值家庭计207万,虽然很富,就整体来说只是个零头,又能征多少
五,居民收入预期与压力
现在普通老百姓对未来收入及工作的稳定性预期不高,有调查显示,2024年,居民对未来就业和收入增长的信心只有45分 。
如果征收房地产税是为了补财收,那就万万不可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将老百姓流动性的70%锁死在房子里,为了补才收征房产税,这个压力太大。
所以,征税有风险,实行需谨慎。#房产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