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閒说雨前茶,忽听山禽噪暮鸦。
乱语难胜钟磬响,碎声争逐鼓鼙挝。
春泥滑汰愁行蚁,夜户惊开走睡蛙。
莫遣司晨从子去,且留林下伴啼哑。
这首诗以一次日常待客场景为切入点,巧妙融入自然声响与微观生态画面,通过山禽暮鸦的喧闹、钟磬鼓鼙的对比、行蚁睡蛙的动态,以及最终对公鸡留伴的期许,编织出一幅动静交织、充满生活意趣与自然生机的画卷,在平凡中透露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与对自然万物的细腻体悟。
首联:“客来閒说雨前茶,忽听山禽噪暮鸦”,开篇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待客画面。
客人来访,主人与之闲适地谈论着雨前茶,雨前茶作为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向来以品质优良著称,这一话题瞬间营造出一种高雅、闲适的氛围,展现出生活的精致与情趣。
然而,就在这轻松愉悦的交谈中,突然传来山禽的喧闹声和暮鸦的叫声。
“忽听”二字用得极为精妙,它生动地表现出声音的突然闯入,打破了原本的宁静与闲适,为全诗引入了自然的声音元素,也巧妙地开启了后续对各种声响的描写,引发读者对后续内容的期待。
颔联:“乱语难胜钟磬响,碎声争逐鼓鼙挝”,此联对声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刻画。
山禽和暮鸦的叫声被形容为“乱语”,它们杂乱无章、毫无秩序,仿佛是一群无序的音符在空气中乱窜。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钟磬声,钟磬通常在寺庙等庄重肃穆的场合响起,其声音悠扬、深沉,具有一种净化心灵、让人内心平静的力量,山禽暮鸦的“乱语”自然难以与之抗衡。
接着,“碎声”进一步强调了鸟鸣的细碎、零乱,它们仿佛在争着追逐鼓鼙的敲击声。
鼓鼙是战争中使用的乐器,其声音激昂、有力,节奏强烈,代表着一种强烈的动感与活力。
这里通过将杂乱的自然鸟鸣与庄重的钟磬声、激昂的鼓鼙声进行对比,不仅突出了不同声音的特点,更营造出一种声音交织、错综复杂的独特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各种声响的奇妙世界。
颈联:“春泥滑汰愁行蚁,夜户惊开走睡蛙”,这一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的视角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景象。
在微观层面,“春泥滑汰愁行蚁”聚焦于小小的蚂蚁。
春天的泥土湿润滑腻,蚂蚁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显得极为艰难,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仿佛带着满满的“愁绪”。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小生命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让读者不禁为蚂蚁的艰难前行而心生怜悯,同时也体现了对微观世界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
在宏观层面,“夜户惊开走睡蛙”描绘了一幅夜晚的生动画面。
原本安静栖息在门户附近的青蛙,被某种声音或动静惊醒,慌乱地跳走。
青蛙的这一系列动作,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为画面增添了强烈的动态感。
它与前一句中蚂蚁的艰难行走形成呼应,共同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变化,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无穷魅力。
尾联:“莫遣司晨从子去,且留林下伴啼哑”,“司晨”指公鸡,公鸡有报晓的职责,是生活中常见的家禽。
这里主人希望不要让公鸡跟着客人离去,而是让它留在林下,陪伴着周围啼叫的鸟儿。
“啼哑”可以理解为各种鸟儿的啼叫声,虽然可能并不悦耳动听,但却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生活的真实感。
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对公鸡的留恋,更体现出对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喜爱与向往。
主人希望公鸡能继续在这片林下,与自然的声音相伴,也暗示着自己希望生活能一直保持这份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充满了浓浓的温情与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宛如一幅细腻而生动的生活长卷,以待客场景为底色,用自然声响作画笔,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与趣味的世界。
从闲适的待客雅谈到自然鸟鸣的突然闯入,从声音的对比碰撞到微观宏观的动态描绘,再到对公鸡留伴的温情期许,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层层递进。
诗中既有对自然声音的敏锐捕捉,又有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在动静结合中传达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它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也引发了我们对生活本质的深入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