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爱好者的圈子里,赵孟頫的书法可以说是美得很直观,就算是那些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书法的人,一眼过去也能感受得到他的字写得特别好看美观。
也难怪会有网友说是最接近平民的书法,是老百姓都能喜欢上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行书,甚至有人说是,越是对书法一窍不通的人,反而是越容易喜欢上他的这种书风,您认为呢?
![]()
《宗阳宫帖》
放大欣赏
![]()
这话说得就有点不爱听了,清代的成亲王、董其昌、梁诗正等书法大家,哪一个不是从中受益的。
今日分享赵孟頫的一帖手札《宗阳宫帖》,这是一帖纸本手札作品,差不多是属于斗方,现被收藏于北京故宫的博物馆之中。
从作品的释文来看,从这封信能看出,赵孟頫作为江浙儒学提举,确实在用心推动当地的儒学教育,连借房子讲学这种具体事都亲自跟进。
他和彦明之间既有工作上的交集,又有私人情谊,信里的语气既正式又带着熟络,把事情说清楚的同时,也维持着得体的礼节,很符合古代文人官员的交往方式。
![]()
这是赵孟頫在担任江浙儒学提举时,他写给下属官吏的一封信,信里主要说的是之前商量过的事:想在宗阳宫借房子,请任先生来讲学。
现在有了进展,已经借到了宫门口西边的两间屋子。
赵孟頫接着催促彦明,让他早点选个日子,把学生召集起来,把场地收拾好,还觉得以彦明的性子肯定不会拖延。
最后简单收尾,说专门写这封信就是为了这事,别的就不多说了,落款是十月十三日,赵孟頫再次行礼。
![]()
别看只是一封公务信,其字里行间可都是功夫,可见其书写功力之深。
按时间推算应该是他在五十岁左右时所写的,此时正值他书法功办炉火纯青的阶段,早已没了那种所谓的俗气。
![]()
此作其用笔细腻圆润,笔画间的衔接自然流畅,起笔多露锋,行笔以中锋为主,收笔则变化丰富,或提或按,或顿或驻,使字形饱满而富有韵味。
与他的其他作品相对比,此帖在书风上都体现了“赵体”的特点,但在笔法和意境上会略有不同。
例如《洛神赋》则是偏向于行书的灵动和飘逸,而《宗阳宫帖》则是介于《胆巴碑》和《洛神赋》二者之间的,它即有端庄之美,又不失灵动之气。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