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精神科药物治疗远不止是开出一张处方,它关乎理解、选择和共同决策。面对患者对药物的疑虑与期待,如何构建坚实的医患信任,制定个体化方案,并规避常见陷阱?
本文提炼专家实践精髓,从沟通策略到特殊药物滴定技巧,为您揭示提升治疗依从性与疗效的关键步骤。
一、了解患者的期望与担忧。
这将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指导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可以询问:如果药物合适,您最希望改善哪种症状?您对精神科药物有哪些担忧?有哪些您需要避免、一旦出现就无法接受的副作用?
二、提供2-3种合理的选择。
这些选择不必都是药物。提供其他治疗路径能增强信任,比如心理健康信息、饮食益处、运动、睡眠和补充剂知识等。
例如,对于双相抑郁,可以说:我们有两个不错的选择,一个是拉莫三嗪,耐受性非常好,但起效稍慢,大约需要2-3个月。另一个是鲁拉西酮或卢美哌隆,1-2周内起效,但副作用风险更大。我们也可以同时开始两种药物,并计划在未来逐渐停用起效快的那一种。
三、给予现实的希望。
分享一个您见过的、服用该药物后好转的患者的故事(保护隐私)。解释药物如何起效。
患者将“了解我的症状原因”列为心理教育中最主要的需求之一,但要谨慎,过度强调生物学解释可能适得其反。
实验研究表明,当被告知抑郁症是生物学而非心理起源时,患者对治疗变得更加悲观。克服这一困境的一个方法是,强调药物如何以协同健康生活方式的方式改变大脑。
对于抗抑郁药,您可以强调它们如何提升神经保护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这与运动、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和减压所提升的神经营养因子相同。
对于锂盐,可以谈神经保护作用,但补充说明它能调节生物钟的基因,而这些基因与导致双相障碍的基因相同。这与有助于稳定情绪的行为改变(如规律起床时间、夜间保持黑暗环境)相关联。
在几项抑郁症研究中,与患者分享这种神经可塑性模型,导致了自我效能感和乐观态度的持久改变。
四、设定预期。
告知患者多久能感觉好转,以及需要服药多长时间。许多患者长期服用本应短期使用的药物,例如用于心境障碍增效的抗精神病药,或用于失眠的Z-催眠药。
尽早设定预期,可以防止心理依赖固化。这也给人们留出时间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帮助他们在未来停用药物。
五、坦诚讨论风险和副作用。
请记住,所有这些沟通的目标是让患者信任医生,而不是信任药物。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中公开讨论诸如迟发性运动障碍(TD)等棘手话题,并不会损害服药依从性;如果以邀请患者共同参与治疗选择的方式进行,反而能提高依从性和改善结局。
讨论副作用时,尽量同步教育患者管理方案。对于锂盐,可以说:这种药物引起体重增加非常罕见,但会让您口渴,您可以通过喝水来预防体重增加。避免含热量饮料和减肥饮料,它们会间接导致体重增加。我们也可以通过监测您的甲状腺功能来共同避免体重增加。
六、询问患者他们希望如何开始服药。
可以说:您希望缓慢开始这种药物,以减轻相关的副作用?或者按常规方式快速加量,以便更快地治疗您的症状?这个问题并非总是必要,但一般来说,我们给患者的选择越多,结局越好。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有些患者会感到焦虑,宁愿把事情交给专家处理。其他人则会出现决策疲劳,比如有认知问题的患者。
一些参考指南也给出了药物常规加量速度的建议。一般来说,可以大约每3到7天加量一次,在加量过程中,由于半衰期的原因,血药浓度并不总是与剂量同步上升。因此,即使每天保持剂量不变,由于药物的半衰期,血药浓度仍会在相同剂量下持续上升。同样,当检测药物血药浓度时,应在达到目标剂量后至少等待5个半衰期再进行检测。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