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练
![]()
在大名县“青鸟展翅·有爱无碍”实践创新基地,38岁的李培培正以灵巧双手穿梭于麦秆之间。指尖翻飞处,草丝经纬交织成精美的工艺品,也编织出这位重度残疾女性从“宅家困局”到“草编手艺人”的重生轨迹。因小儿麻痹症致行走需以手捏脚挪步的她,在基地的托举下,用坚韧与执着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生命乐章。
![]()
2020年5月,初到基地的李培培被瞬间治愈,无障碍设施贯通所有场所,“身障人士”的称谓轻轻拂去了她积压多年的心理阴霾;而“草编技艺安身、传统文化立心”的培育理念,更让她冰封已久的心灵渐次消融,在《中庸》《大学》等传统文化的晨读声里,她一点点重新认知自我;轮椅上参加的首次升旗仪式里,国歌声中,热泪模糊了她的视线—— 那一刻,个体与祖国的血脉联系是如此真切,她在心中默念:“原来我也能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基地学艺的日子里,轮椅便是她固定的工作台。腰部酸痛到难以起身,指尖磨出血泡时那钻心的疼痛,都无法挡住她对草编的痴迷。
基地负责人看在眼里,一条朋友圈记录下这动人的一幕:“暗处的坚持,终会成为明处的光芒。” 这份被看见的温暖与肯定,让她的信念愈发坚定,指尖的技艺也在千锤百炼中日益精湛。
华丽蜕变
![]()
如今的李培培,早已完成了华丽的蜕变:从一名普通学员成长为助教,她带着亲手编织的草编作品,走过了石家庄、廊坊、周口等地的非遗展台,还在央视镜头前从容分享着作品背后的故事;从曾经的“被帮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她坐着轮椅走进一个个乡镇课堂,手把手地教残疾乡亲们编织技法。“从前,世界只存在于我的梦里;现在,我带着草编也能亲自去看看。”她的话语间,满是掩不住的自信与力量。
“爱国,从自食其力开始。” 基地的这句口号,早已融入她的血脉。从年收入不足千元到月入稳定超5000元,从依赖帮扶到带动周边20余户残疾家庭增收,她不仅活出了自我价值,更成为照亮他人前行之路的“点灯人”。
谈及心愿,李培培眼中泛起泪光:“想带着最满意的草编作品站在天安门广场,让飘扬的国旗见证——这双手不仅编出了好日子,更编出了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
来源:邯郸统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