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习酒的高层人事变动,无论是万波出任总经理,还是董事会成员的调整,都预示着习酒在战略布局和组织架构上的重大调整。
来源丨华博观察
编辑丨何慧芳
近日,有媒体从工商信息处获取到关键情报: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高层发生重要人事变动,万波正式出任总经理一职,此前该职位由董事长汪地强兼任。与此同时,赵国锋的职务也从董事变更为财务负责人,原财务负责人李明光则退出主要成员序列。这一系列变动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白酒领域的热门话题。
从万波的履历来看,其职业生涯与贵州茅台紧密相连。1996年,万波从贵州农学院食品科学专业毕业后,便投身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从生产技术处工艺员做起,逐步积累经验。此后,他在贵州茅台历任制酒车间副主任、主任,质量检验部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多个关键岗位,在生产、质量把控以及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2019年,万波升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在集团层面发挥重要作用。直至今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推荐万波为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人选,并建议其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副总经理职务 ,开启了他在习酒的新征程。
此次人事变动,不仅仅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的更替,董事会成员也有较大调整。张应伟、陈平、杨刚、张晓菊、代晓冲五位董事退出主要成员,而简长青、徐政权、贺凝、吕良典、林昌富五位董事递补进入。值得关注的是,张应伟、陈平、杨刚、张晓菊四人在去年10月才进入主要成员序列,如此频繁的人事调整,不禁让人对习酒未来的战略布局产生诸多猜测。
回顾去年10月,贵州习酒就经历了一次大规模高层人事调整。张德芹从贵州习酒董事长调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则从副董事长、总经理变更为董事长、总经理。当时除了上述提到的四位董事新增进入主要成员外,还有三位董事、三位监事退出主要成员,一系列变动彰显了习酒在组织架构上的不断探索与调整。
贵州习酒作为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在白酒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其占地面积达8000余亩,员工1.5万余人,2024年品牌价值飙升至2896.21亿元,在中国白酒行业中位列前八,在酱酒领域更是仅次于茅台,排名第二。
习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2年的贵州省仁怀县郎酒厂。1998年,在贵州省政府的主导下,茅台集团以承债式收购兼并习酒厂,成立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自此习酒加入茅台体系,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在茅台集团的影响下,习酒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独立的市场地位,2022年,茅台集团将习酒公司82%股权无偿划转至贵州省国资委,习酒正式脱离茅台体系,成为独立国有企业,开始独立面对市场竞争,自主制定发展战略。
独立后的习酒在品牌建设上成绩斐然,品牌价值逐年攀升。2022年,其品牌价值为1690.53亿元;2023年,增长至2224.63亿元;到了2024年,更是突破2896.21亿元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背后,离不开习酒在产品品质、品牌营销、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在产品品质上,习酒始终坚守传统酿造工艺,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在品牌营销方面,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文化建设上,习酒深入挖掘和弘扬君品文化,赋予品牌独特的文化内涵。
早在2022年,万波在出席经销商大会时,就曾对习酒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他表示未来习酒应该是排名更靠前、品质更高、品牌更优、产区更美的习酒,并且要成为文化引领力更强的习酒。如今,万波正式掌舵习酒总经理一职,无疑将有更多机会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他在茅台积累的丰富经验,或许能为习酒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助力习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新的突破。
此次习酒的高层人事变动,无论是万波出任总经理,还是董事会成员的调整,都预示着习酒在战略布局和组织架构上的重大调整。未来,习酒在新的领导团队带领下,将如何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发力,能否实现万波所描绘的美好愿景,这些都成为行业内外密切关注的焦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