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朋友圈晒了跑步的视频,好多老同学都惊讶我腿脚怎么变利索了。确实,之前我连上下楼梯都得扶着墙。今天就把我和腿疼斗智斗勇的经历写下来,给同样受折磨的朋友们支个招。
记得去年国庆节那会儿,我右腿突然开始隐隐作痛。最开始是膝盖后面像有根筋揪着,蹲厕所起来得扶着洗手台缓半天。后来发展到整条腿又酸又胀,晚上睡觉翻个身都能疼醒。最严重的时候,站着洗个碗都撑不过十分钟,右腿就跟灌了铅似的直往下坠。
去医院拍片检查,医生说我是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还有轻微的半月板损伤。当时给开了止痛药和软骨素,嘱咐少爬楼梯、少提重物。可药吃完了还是老样子,阴雨天疼得更厉害,有次买菜拎个西瓜回家,腿疼得差点跪在电梯里。实在没办法,我开始在网上找各种偏方,试过艾灸、热敷、甚至用粗盐袋捂,效果都不持久。后来小区里跳广场舞的张阿姨跟我说,她老伴用的老廖贴膏挺管用。
后来我试了试,这个贴膏贴在膝盖上先是凉丝丝的,过会儿就开始发热,像有双温暖的手在揉捏酸痛的部位。坚持下去后我感觉我原本僵硬的关节就像抹了润滑油,蹲起时那种咯吱咯吱的摩擦感减轻了。现在我还经常隔三四天贴一贴,预防发作。
我还摸索出几个特别实用的护腿方法。首先是改掉跷二郎腿的坏习惯,让双腿始终保持自然弯曲。其次在工位下放了折叠脚踏车,坐着打字时轻轻踩踏,既活动关节又不影响工作。最关键是学会了正确的起身姿势——先用手撑住扶手,等上半身完全直立了再慢慢伸直腿。
饮食上也做了调整。原来最爱吃的火锅烧烤都戒了,改成每周喝三次牛骨汤,里面加两片生姜和一小把黑豆。早上用破壁机打黑芝麻糊时,会加一勺奇亚籽和核桃仁。超市购物现在都推轻便车,再也不逞能拎重物了。这些改变看着琐碎,但累积起来效果惊人。
康复过程中有两次反复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今年元旦帮亲戚搬家,搬了几箱书后腿疼突然加重,贴膏都压不住。后来才知道这叫代偿性疼痛,是因为长期腿疼导致走路姿势不对,连累到了髋关节。另一次是春游时走了太多石板路,回来膝盖肿得像馒头。这两次教训让我明白,康复期千万不能心急,要像照顾小树苗一样耐心养护。
现在我的日常保养分三个阶段:早上起床先做五分钟“空蹬自行车”,等关节活动开了再下地;午休时把腿抬高搭在办公椅上,顺便做十组勾脚尖动作;晚上看电视时用掌心焐热膝盖,再顺时针揉按周围的穴位。
要说这段经历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治病不能光治标。腿疼虽然是局部问题,但和全身状态息息相关。我现在特别注意保暖,夏天再热也不让空调直吹膝盖;控制体重减掉了八斤,相当于给膝盖卸掉四个大西瓜的负担;连睡觉都换了孕妇枕,侧卧时把腿夹着保持骨盆中立位。
回头想想,这场持久战能打赢,三分靠贴膏,七分靠坚持。中间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特别是看到同龄人爬山旅游的照片,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但每次贴膏时那股温热感,就像在提醒我:慢点没关系,只要方向对,总有一天能走到。
如果你也在和腿疼较劲,记住三件事:别轻信立竿见影的神药,别跟自己疼的地方较劲,更别因为暂时没效果就破罐子破摔。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我们要做的是耐心解码,温柔回应。就像我贴膏药时总默念的:今天的热度,就是明天的力度,后天的自由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