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让人难以评价,他们或许留下了改变时代的发明,或许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篇章。
可掀开才华的面纱,内里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纵观历史,其中有三个人就存在明显的才华与品德反差。
第一位就是徒有其表的宋之问,当时在长安年间,东方虬刚呈进一首新作,获赏了一件锦袍,可是谢恩的话还没出口,身后已传来清朗的吟诵声。
只见宋之问捧着诗卷趋步上前,朗声念起自己的诗作,武则天静静听着,眼中透露出赞许,立刻吩咐将锦袍转赐宋之问。
这段被后世称作夺袍的典故让宋之问的诗名迅速传遍朝野,可世人多知其才,却少有人听闻,这位才子曾经为了攀附权贵往上爬,早已将廉耻二字弃之不顾。
宋之问十岁考中进士,凭借一首好诗在宫廷站稳脚跟,他的应制诗写得极妙。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既应了景,又捧了皇帝,被赞为句有深意,可这些诗句里的深意,更多是投机取巧的心思。
武则天掌权时他攀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不仅为他们代笔写诗,甚至为张易之端尿壶,完全没了文人风骨。
神龙元年,张柬之发动政变,二张被杀,宋之问被贬到泷州,蛮荒之地的艰苦让他难以忍受,竟偷偷跑回洛阳躲在好友张仲之家中。
当时张仲之正卷入一场谋杀案,没想到宋之问知道以后直接去告密,致使张仲之全家惨遭横祸。
他却因揭发有功得以升官,也由此彻底背上了卖友求荣的恶名,连他的侄子都痛斥其秽行丑迹,称其为天人共弃之徒。
不过宋之问流放途中写下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却道尽了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绪。
这些褪去了宫廷应酬浮华的诗句,反倒饱含着真切的情感,显露出与此前截然不同的动人力量。
可才华终究没能掩盖人品的污点,李隆基即位后直接下令将他赐死,死前,他或许才明白,那些靠背叛换来的荣华终究是镜花水月。
第二位是造纸的蔡伦。
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制成新纸,比竹简轻便,比帛书便宜,很快在全国推广,史称 “蔡侯纸”。
谁能想到这位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发明家,另一重身份却是宫廷斗争中手辣心狠的爪牙。
蔡伦出身平凡,入宫做了宦官,靠着机敏过人,他很快得窦皇后倚重。
当时宋贵人深得汉章帝宠爱,诞下皇子刘庆,窦皇后膝下无子,便暗中指使蔡伦,蔡伦捏造证据构陷,最终宋贵人被赐死,刘庆也被废去太子之位。
可手上的权力越大,行事越没有底线,安帝即位后,发现自己的祖母宋贵人正是被蔡伦陷害,便下令让他到廷尉府受审。
蔡伦知道难逃一死,沐浴更衣后服毒自尽。
蔡伦的悲剧,在于他始终把才华当成功利的工具,改进造纸术的过程中,他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试验过数十种原料,最终找到性价比最高的配方。
不过他的成就太高,反而那些不光彩的过往鲜少有人提及。
最后一位是沈括。
北宋元丰年间,《梦溪笔谈》风靡一时,书中记载的重大发现被后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作者沈括也因此被称为宋代的达芬奇。
可他对苏轼做的一件事却让他的人品饱受争议。
沈括与苏轼曾同为馆阁官员,关系不错,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杭州。
沈括奉命巡查两浙,他见到苏轼后热情索要新作,苏轼毫无防备,将近期写的诗稿给了他。
可沈括回到京城,却把诗稿中句子摘出来上奏说苏轼有不臣之心,这就是乌台诗案的前奏。
虽未立刻扳倒苏轼,却为后来的迫害埋下伏笔,五年后,李定等人正是沿用沈括的手法罗织罪名,差点让苏轼丢了性命。
沈括的动机至今让人费解,有人说他讨好王安石,有人说他嫉妒苏轼的才名,无论哪种,都难掩其用心险恶。
但话说回来,沈括的科学成就确实令人惊叹,他在数学上发明隙积术,在天文上改进浑仪,在地质上提出流水侵蚀说,甚至预言石油必大行于世。
《梦溪笔谈》中的 800 多条记载涵盖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
沈括晚年选择隐居在梦溪园,埋头梳理自己的书稿,或许那段日子里他曾回望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心中有些后悔和亏欠。
这三位能人的故事,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问题,为什么才华与品德常常背道而驰?
但才华和品德本就不成正比,时代背景更不能成为借口。
例如同样在武则天时期,陈子昂始终保持气节,东汉的张衡既是科学家,又是清官,拒绝与宦官同流合污。
北宋的欧阳修既主持编纂《新唐书》,又提携后进,被称为千古伯乐,可见无论环境如何,人终究可以选择坚守底线。
才华是一种能力,品德是一种选择,宋之问的诗、蔡伦的纸、沈括的书,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人类对知识和美的追求。
可这些人的人品之所以被大家所议论,是因为他们用才华伤害了他人,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
才华可以让人站得更高,却不能让人走得更远,真正能经受住历史考验的,永远是那些既拥有出众能力又坚守道德底线的人。
他们的才华因为品德的加持,才真正做到了光照千古,而失去了品德的支撑,再耀眼的才华也终将黯淡无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