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哈尔滨音乐日”当天,作为哈尔滨重要文化地标的哈尔滨大剧院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以独特的建筑魅力与浓厚的艺术氛围,共接待市民游客600余人次,成为音乐日里一道亮眼的文化风景线。
![]()
坐落于松北区文化中心岛的哈尔滨大剧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太阳岛风景区隔江相望,毗邻东北虎林园。其设计灵感源自北国冰雪风貌,建筑群如雪山般延绵起伏,又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夏季,它像一条银色绸带飘扬在碧水蓝天之间;冬季,则似江风雕琢的雪塑矗立在银装素裹之中。这座由蜚声国内外的青年建筑设计师马岩松设计、中国顶尖的章奎生声学设计研究所负责声学规划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融合自然与艺术的杰作。尤为特别的是其世界首创的步行式观光环廊,通过与不同高度观光平台的有机结合,整座大剧院化身全天360度观景平台,夏季时,人们可沿环廊攀行,在不同高度将湿地风光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尽收眼底。
![]()
为保障参观体验,本次开放活动采取预约制,自8月6日9:00起分6个时段开放预约,每时段限流100人。参观路线精心规划,带领市民和游客全方位领略大剧院的独特设计与艺术氛围:从负一层音乐剧长廊出发,途经歌剧厅前厅、歌剧厅一层观众厅,再到小剧场前厅与小剧场观众厅,一步一景,步步皆有艺术巧思。进入歌剧厅观众厅及小剧场观众厅时,观众从双号门进入、单号门离场,有序体验每个空间的独特韵味。
“大剧院建筑外观如流动的云朵,与音符的流动性相得益彰。”来自上海游客程然难掩赞叹,“走进歌剧厅时,内部声学设计更让我惊艳,期待有机会能在这里听一场音乐会。”
![]()
来自广州的刘梦一家三口是第一次来哈尔滨,父亲刘先生举着相机不停拍摄:“早就听说哈尔滨大剧院是‘建筑界的艺术品’,今天亲眼所见确实名不虚传。沿着环廊往上走,江风伴着湿地的绿意扑面而来,在平台上看到远处的湿地,美得好像在画里。”刘梦的母亲则对歌剧厅的细节印象深刻:“座椅的弧度、墙面的纹路都透着设计感,工作人员说这些都是为声学效果服务的,这种‘美与用’的结合太让人佩服了。”
从成都来的年轻游客王女士是位建筑爱好者,手里拿着速写本记录着细节:“马岩松的设计果然大胆又细腻,把北方的冰雪气质用曲线表达得淋漓尽致。最惊喜的是观光环廊,不只是观景,本身就是建筑体验的一部分——走在不同高度的廊道上,能感受到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比在图片里看震撼多了。”她笑着说,原本只计划在哈尔滨待三天,现在决定多留一天,就为看看大剧院的夜景。
![]()
此次开放活动是“哈尔滨音乐日”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大剧院的建筑特色与文化氛围。未来,哈尔滨大剧院将继续坚守文化使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体验,让艺术之美融入城市日常。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实习生 赵瑞瑄 记者:于秋莹 文/视频
图片由陈嘉轩提供
编辑:马云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